第370章 谢庄《赤鹦鹉赋》(2 / 3)

加入书签

下,赤鹦鹉的“容光”,也就是它的容貌光彩,在光线的明暗变化中,显得格外鲜明。此句通过描绘特定时间(傍晚)的光线对赤鹦鹉的映照,从光影角度进一步渲染其外在的美丽,赋予赤鹦鹉一种在光影变幻中的动态美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3.惠性昭和,天机自晓

-解析:“惠性”突出赤鹦鹉性情聪慧,“惠”通“慧”。“昭和”体现其性情温和、柔顺,给人以亲切之感。“天机自晓”则强调它天然的灵性仿佛与生俱来,无需后天教导就自有领悟。此句从内在性情与天赋灵性方面深入刻画赤鹦鹉,使它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还具备聪慧温和的内在特质,丰富了赤鹦鹉的形象内涵。

4.审国音于寰中,达方声于裔表

-解析:“审”有知晓、明辨之意,“国音”可理解为中原地区的声音,“寰中”即天下。“达”表示通晓,“方声”指四方的声音,“裔表”指边远地区。此句夸张地表现出赤鹦鹉能明辨天下各种声音,甚至连边远地区的方言也能通晓,进一步强调其聪慧异常,具备超乎寻常的感知和学习能力,从声音感知这一独特角度深化了赤鹦鹉的神奇形象。

5.及其云移霞峙,霰委雪翻

-解析:“及其”用于引出对赤鹦鹉动态的描写。“云移霞峙”将赤鹦鹉飞行时的姿态比作云朵移动、彩霞耸立,展现其飞行时的飘逸与壮观,赋予其一种灵动而宏大的美感。“霰委雪翻”中,“霰”是雪珠,“委”有落下之意,“雪翻”描绘雪花翻卷,此比喻生动地刻画出赤鹦鹉飞行时羽毛纷飞,如同雪珠落下、雪花翻卷般的绚丽场景,从视觉上强化了赤鹦鹉飞行时的动态美。

6.陆离翚渐,容裔鸿轩

-解析:“陆离”形容色彩繁杂绚丽,“翚渐”中的“翚”指五彩山雉,这里以山雉羽毛色彩的渐变来形容赤鹦鹉羽毛色彩丰富且富有层次感。“容裔”描绘姿态优美、从容,“鸿轩”以鸿雁展翅的轩昂姿态,比喻赤鹦鹉飞行时仪态优雅、气宇轩昂,从羽毛色彩与飞行仪态两方面,进一步细化和美化了赤鹦鹉飞行时的形象。

7.跃林飞岫,焕若轻电溢烟门

-解析:“跃林飞岫”描绘赤鹦鹉在山林间飞跃穿梭,动作敏捷轻盈。“焕若轻电溢烟门”,“焕”为光彩闪耀,将赤鹦鹉比作一道轻盈的闪电从烟雾缭绕的山林间闪过,“溢”字更增添了一种动态的溢出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赤鹦鹉在山林中飞行速度之快、身姿之矫健,以及其光彩夺目、如电般耀眼的特点,使画面充满了活力与张力。

8.集场栖圃,晔若夭桃被玉园

-解析:“集场栖圃”描绘赤鹦鹉停歇在场地或园圃之中的情景。“晔若夭桃被玉园”,“晔”表示光彩照人,“夭桃”指艳丽的桃花,“被”通“披”,意即覆盖。此句将停歇的赤鹦鹉比作艳丽的桃花铺满了玉园,形象地展现出赤鹦鹉停歇时的美丽姿态,如同满园桃花般绚烂夺目,从静态角度进一步突出其色彩的艳丽与姿态的优美,与前文的动态描写相互补充,完整地塑造了赤鹦鹉的形象。

9.至于气淳体净,雾下崖沉

-解析:“至于”用于转换描写角度,开始营造赤鹦鹉所处的环境氛围。“气淳体净”表面写赤鹦鹉气质淳朴、身体洁净,实则暗示其品性高洁。“雾下崖沉”描绘出雾气弥漫而下,山崖在雾气中显得深沉幽静的场景,为赤鹦鹉构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生存环境,以环境的清幽来衬托赤鹦鹉的纯净高雅,情景交融,使赤鹦鹉的形象与环境相互映衬。

10.月图光于绿水,云写影于青林

-解析:此句继续描绘环境。明月将自身的光辉倒映在绿水中,云朵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青林之上。通过细腻地描写月光与云影在水与林之间的映照,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且充满诗意的氛围。这不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