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王僧达《祭颜光禄文》(2 / 5)

加入书签

强了表现力,却无堆砌之感。

2.情景交融:作者将对颜延之的哀思融入到对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的描写中。如“凉阴掩轩,娥月寝耀”等句,凄凉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悲痛,而回忆春日交游的美好场景又与如今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更添哀伤。

3.语言凝练:全文用词精准,以简洁的文字高度概括颜延之的一生,从品德、学问、性格、志向到交游,都刻画入微。同时,又细腻地表达出自己复杂而沉痛的情感,言简意赅,情韵深长。

这篇祭文不仅是对颜延之的深切缅怀,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对品德、学问和真挚情谊的推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情感深度。

……

解析:

1.维宋孝建三年九月癸丑朔,十九日辛未,王君以山羞野酌,敬祭颜君之灵

-解析:此为祭文开篇,点明祭祀的时间为宋孝建三年(公元456年)九月初一为癸丑日,十九日是辛未日,“王君”即作者王僧达,表明自己以山中野味和乡间薄酒,恭敬地祭奠颜君(颜延之)的在天之灵。这种开头格式是古代祭文常见的写法,明确交代背景,营造庄重肃穆的氛围。

2.呜呼哀哉!夫德以道树,礼以仁清。惟君之懿,早岁飞声

-解析:“呜呼哀哉”表达沉痛哀悼之情。随后指出道德依靠“道”来树立,礼仪凭借“仁”而清明,高度赞扬颜延之品德美好,早在年轻时就声名远扬,奠定了对颜延之的赞美基调,从品德和声名两方面肯定其不凡。

3.义穷几彖,文蔽班杨

-解析:“几彖”指《易经》的义理,此句说颜延之对《易经》义理探究得极为透彻,穷尽其中奥秘。“文蔽班杨”中,“蔽”有超过之意,表明他的文学才华超越了班固和扬雄这两位着名的文学家,突出其在学术和文学领域的卓越造诣。

4.性婞刚洁,志度渊英

-解析:“性婞刚洁”描述颜延之性格倔强刚直且高洁,坚守自身的原则与操守。“志度渊英”指他的志向和气度深远而杰出,展现出他不仅性格鲜明,志向与胸怀也极为不凡。

5.登朝光国,实宋之华。才通汉魏,誉浃龟沙

-解析:“登朝光国”表明颜延之入朝为官,凭借自身才能为国家增添光彩,是宋朝的荣耀。“才通汉魏”强调其才学贯通汉魏时期的文风,博采众长。“誉浃龟沙”中,“浃”是遍及之意,“龟沙”代指四方,说明他的声誉传遍天下,从其政治贡献、才学广度和声誉传播范围等方面全面赞美他。

6.服爵帝典,栖志云阿

-解析:“服爵帝典”指颜延之接受朝廷封爵,遵循帝王的典章制度。“栖志云阿”则体现他虽身处官场,却心向山林,志向高洁,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反映出他在世俗功名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与独特追求。

7.清交素友,比景共波

-解析:形容颜延之结交的朋友都是清正质朴之人,他们之间的情谊如同形影相随、共波同流,关系紧密且纯粹,突出其交友的品质和友情的深厚。

8.气高叔夜,严方仲举

-解析:以嵇康(字叔夜)来比颜延之气质高雅,嵇康是魏晋时期名士,以风度气质着称;用陈蕃(字仲举)类比其方正严峻,陈蕃以刚正不阿闻名。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凸显颜延之的气质与品格的高尚。

9.逸翮独翔,孤风绝侣

-解析:将颜延之比作拥有矫健翅膀独自翱翔的飞鸟,其品格风范孤高,无人能与之相比,进一步强调他在品德和气质上的超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0.流连酒德,啸歌琴绪

-解析:回忆与颜延之共度的时光,他们沉醉于酒中的乐趣,享受饮酒带来的美好感受。同时,一边吟啸放歌,一边抚琴弄弦,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