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谢惠连《祭古冢文》(2 / 6)
一丈多深时,发现了一座古冢。简洁交代了古冢被发现的地点与大致过程,为后文展开对古冢的描述做铺垫。
2.上无封域,不用塼甓
-解析:描述古冢外观特征,冢上没有明显的封土界限,且建造时未使用砖块。这一细节刻画,一方面展现了古冢的质朴,另一方面暗示其年代久远或墓主身份并非显贵,引发读者对墓主身份的好奇。
3.以木为椁,中有二棺,正方,两头无和
-解析:进一步说明古冢内部构造,用木头制作椁,椁内有两具呈正方形的棺木,且棺木两头没有棺挡。对棺木形状和结构的细致描写,使古冢内部情形更加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增添了神秘氛围。
4.多异形,不可尽识
-解析:指出古冢内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物件,难以全部辨认。此句短短几字,却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反映出古冢的独特与神秘,为后文对墓主身世的探寻埋下伏笔。
5.刻木为人,长三尺,可有二十馀头
-解析:具体描述古冢内的随葬品,有木雕人像,每个约三尺长,数量大概二十多个。通过对木雕人像的尺寸和数量的说明,让读者对古冢内的随葬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丧葬习俗。
6.初开见,悉是人形,以物枨拨之,应手灰灭
-解析:描绘打开古冢初见木雕人像的情形,刚开始看都是人形,但用东西轻轻触碰,便立刻化为灰烬。这一细节充满画面感,既表现出木雕人像历经岁月的脆弱,也营造出一种神秘且略带惊悚的氛围。
7.棺上有五铢钱百馀枚,水中有甘蔗节及梅李核、瓜瓣,皆浮出不甚烂坏
-解析:继续列举古冢内的物品,棺木上有一百多枚五铢钱,水中漂浮着甘蔗节、梅李核和瓜瓣,且这些东西没有完全腐烂。这些随葬物品的发现,为推测古冢年代和墓主生活习惯提供了线索,同时也展现了时间的痕迹与生命的遗迹。
8.铭志不存,世代不可得而知也
-解析:此句点明关键信息,由于没有墓志铭等记载文字,古冢所属的年代和墓主身份无法知晓。这一遗憾使得古冢的神秘感进一步加深,也为下文作者抒发对墓主身世的感慨做铺垫。
9.公命城者改埋于东冈,祭之以豚酒
-解析:讲述对古冢的处理,长官(公)命令筑城的人将古冢改埋到东冈,并准备猪肉和酒进行祭祀。体现出对逝者的尊重,即便不知墓主身份,也给予其应有的安葬和祭祀。
10.既不知其名字远近,故假为之号曰冥漠君云尔
-解析:因为不知道墓主姓名及相关信息,所以暂且为其取号“冥漠君”。这个名号带有一种神秘、渺茫的意味,反映出对未知逝者的一种代称,也蕴含着对其在幽冥世界的一种想象。
第二部分(祭文正文)
1.元嘉七年九月十四日,司徒御属领直兵令史、统作城录事、临漳令亭侯朱林,具豚醪之祭,敬荐冥漠君之灵
-解析:首先表明祭祀的时间、祭祀者身份及官职,以及祭祀的方式和对象。明确的时间和详细的身份介绍,使祭文更具真实性和庄重感,体现出对此次祭祀的重视。
2.忝总徒旅,板筑是司
-解析:祭祀者朱林自谦统领众人,负责筑城事务。“忝”字体现出谦逊之意,表明自己承担此职责有愧,为下文因发掘古冢而产生的愧疚与感慨做铺垫。
3.穷泉为堑,聚壤成基
-解析:描述筑城工作,挖掘到地下泉水来修护城河,堆积泥土以筑城墙地基。此句承接上文,说明因筑城工作而意外发现古冢,为古冢的发现提供了背景说明。
4.一椁既启,双棺在兹
-解析:简单描述发掘古冢时看到的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