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束皙《补亡诗·崇丘》(2 / 3)
长得如此高大,动物的体型也是这般硕大。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状态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崇丘环境适宜万物生长的特点,突出了自然环境对生命成长的积极影响,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3.周风既洽,王猷允泰。
-解析:“周风”指代周朝的风化、德教,“洽”有普遍传播、周遍之意;“王猷”指王者的治国谋划、王道,“允”表示确实、的确,“泰”意为安泰、太平。此句将自然景象与政治联系起来,意思是周朝的德教已经广泛地深入人心,王者的治国方略使得国家确实呈现出太平的景象。诗人认为良好的政治环境如同崇丘适宜的自然环境一样,是万物昌盛、国家繁荣的重要保障,体现了对清明政治的赞美与推崇。
4.漫漫方舆,回回洪覆。
-解析:“漫漫”形容广阔、长远的样子,“方舆”代指大地;“回回”描绘广阔无垠、回旋的状态,“洪覆”指广阔的天空。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宏大的画面:广袤无垠的大地向远方伸展,辽阔无边的天空笼罩其上。通过对天地广阔空间的描写,为下文阐述万物在天地间的繁衍生长做铺垫,营造出一种宏大、包容的氛围,暗示天地为万物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5.何类不繁?何生不茂?
-解析:这是两个反问句,“何类”指哪一类,“何生”指哪一种生命。意思是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哪一类生物不在繁衍?哪一种生命不在茂盛生长?以反问的形式强调天地的广阔与包容,使得万物都能在这里蓬勃发展,突出了大自然对万物生长的滋养作用,表达了诗人对万物繁荣景象的感慨与赞叹。
6.物极其性,人永其寿。
-解析:“物极其性”希望世间万物都能够充分发展自身的本性,不受外界过多的干扰,自由地生长和发展;“人永其寿”则表达了对人类的美好祝愿,希望人们都能够健康长寿。此句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万物与人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顺遂发展。
7.恢恢大圆,芒芒九壤。
-解析:“恢恢”形容宽广的样子,“大圆”指代天空,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芒芒”表示辽阔、广大,“九壤”指九州土地,即大地。此句再次强调天地的广阔无垠,与前文“漫漫方舆,回回洪覆”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天地宏大的意象,为万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也为下文表达万物仰仗天地滋养做铺垫。
8.资生仰化,于何不养?
-解析:“资生”指万物依靠自然提供的条件而生存,“仰化”表示仰仗自然的变化而生长;“于何”即在哪方面,“不养”指不得到滋养。这句诗的意思是万物依靠天地自然提供的条件生存发展,仰仗自然的变化而生长,天地在哪个方面不滋养万物呢?表达了万物对天地自然的依赖,以及天地对万物无私滋养的观点,深化了诗歌对自然与生命关系的探讨。
9.人无道夭,物极则长。
-解析:“道夭”指因为意外或不公正的原因而夭折,“物极则长”指万物能够极尽天年而生长。诗人希望人类不会因为意外或不公正的因素而过早夭折,万物都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充分地生长、发展,尽享天年。此句再次强调了诗人对生命顺遂发展的期盼,将对万物的美好祝愿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和谐发展的深切渴望。
……
句译:
1.瞻彼崇丘,其林蔼蔼。
眺望那高高的山丘,山上树林郁郁葱葱。
2.植物斯高,动类斯大。
植物长得如此高大,动物体型这般硕大。
3.周风既洽,王猷允泰。
周朝德教已广泛传布,王者治国方略使国家确实安泰。
4.漫漫方舆,回回洪覆。
广袤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