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成公绥《琵琶赋》(3 / 9)
向上的活力,“昊苍”即天空,更衬托出嘉桐的高大与不凡,进一步突出嘉桐作为琴材的优异特质。
5.于是工人命匠,斫而成器。
-解析:“于是”承接上文嘉桐的生长,表明在嘉桐具备优良特质后,工匠们将其砍伐并制作成器物。“工人命匠”体现出对制作琵琶这一过程的重视,暗示制作琵琶需要专业的工匠。“斫而成器”简洁地描述了将嘉桐加工成琵琶的过程,从优质木材到精美乐器的转变,开启了对琵琶本身的描述。
6.因形造名,故谓之琵琶。
-解析:说明琵琶名称的由来是因其形状,展现古人根据事物外形特征命名的习惯,使读者对琵琶得名有清晰认识,也体现出古人对事物观察的细致入微,从名称角度增加了琵琶的文化底蕴。
7.象月之圜,其数有二。
-解析:描述琵琶的形状像月亮一样圆润,且有两部分组成。形象地说明了琵琶的外形特征,将琵琶与象征美好的月亮联系起来,不仅使琵琶的形象更具美感,也赋予其团圆、美好的寓意,体现古人对乐器外形设计的审美追求与文化寄托。
8.柱有十二,配律吕也。
-解析:指出琵琶有十二根柱,它们与古代音乐的律吕相对应。“律吕”是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各有六律。琵琶柱与律吕的对应,表明琵琶在音律设计上遵循着严谨的音乐理论体系,体现了古代音乐制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展示了琵琶作为乐器在音乐表达上的专业性和精准性。
9.四弦象四时也。
-解析:琵琶的四根弦象征着四季。将琵琶的弦与四季联系起来,体现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音乐与自然规律相互关联。四季的更迭代表着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变化,暗示琵琶能通过四根弦的弹奏,表达出如四季般丰富多样的情感与意境,进一步丰富了琵琶的文化内涵。
10.启飞龙之秘藏,剖灵龟之神室。
-解析:此句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启飞龙之秘藏”“剖灵龟之神室”并非实指,而是以飞龙、灵龟这些具有神秘色彩的事物,来形容制作琵琶过程中对材料的珍视与谨慎,暗示琵琶制作如同开启神秘宝藏般庄重,所用材料仿佛蕴含着神灵的力量,为琵琶增添了神秘而高贵的气质,强调琵琶制作的特殊性与神圣感。
11.张修城之网弦,急商调之劲曲。
-解析:“张修城之网弦”描绘出在琵琶上安装琴弦,如同修建城墙般精心布置,突出对琴弦安装的重视与细致。“急商调之劲曲”表明弹奏时采用急促的商调,演奏出刚劲有力的曲子。“商调”在古代音乐中常表达悲伤、激昂等情感,此句通过对调式和曲风的描述,展现出琵琶能够演奏出富有力量和情感张力的音乐。
12.飞纤指以促柱,创发越以哀伤。
-解析:“飞纤指以促柱”生动地描绘出演奏者手指如飞,在琵琶的柱上快速移动,表现出演奏技巧的娴熟与灵动。“创发越以哀伤”说明通过这样的演奏创造出的音乐激扬而哀伤。“发越”形容乐声激扬,“哀伤”点明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此句具体展现了琵琶演奏能够精准地表达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体现出琵琶在情感表达上的强大能力。
13.尔乃《落梅》《折柳》,《幽兰》《白雪》。《临关》《别鹤》,《度陇》《清角》。
-解析:列举了一系列琵琶曲目,如《落梅》《折柳》《幽兰》《白雪》等。这些曲目各有其独特的情感与意境,《落梅》《折柳》常表达离别、思乡之情;《幽兰》象征着高洁的品格;《白雪》则寓意高雅。《临关》《别鹤》《度陇》《清角》等也都蕴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故事。通过列举这些经典曲目,展示了琵琶音乐题材的丰富性,说明琵琶能够演绎多种不同风格和情感的音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