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孙楚《答弘农故吏民诗》(1 / 5)
答弘农故吏民诗
孙楚
昔我先侯,迈德垂化。
康哉之咏,实由良佐。
惟余忝职,与先同贯。
故吏既光,亦播嘉誉。
勋业有记,清风来附。
咨余承乏,与群贤遇。
疲马恋主,鲂鱼赪尾。
思乐旧邦,山川攸阻。
系舟膬桑,弭节容与。
阳月既望,辰在东箕。
瞻彼桑梓,零泪其如。
眷眷二三,辞义焕蔚。
执书畴昔,不释于怀。
遂奉中诏,奋身佐时。
初无成绩,亦无愆尤。
今则致仕,身病志衰。
旧游四洽,同会北芒。
倾盏言欢,泣数行下。
会日何短,隔日何长。
仰瞻曜灵,爱此寸光。
愿保嘉福,永休厥躬。
惠而好我,如兰之芳。
……
赏析:
《答弘农故吏民诗》是孙楚与弘农故吏民情感交流的真挚呈现,诗作融家族历史、个人经历、深厚情谊与人生感慨于一炉,在文学与情感表达上独具特色。
一、主题与情感表达
1.追念家族与肯定故吏:诗歌开篇追溯先辈在弘农的德政,强调家族“迈德垂化”,百姓安乐得益于“良佐”,即故吏们的辅佐。这不仅是对家族荣耀的铭记,更是对故吏们功绩的高度认可,传达出对先辈与故吏们开创的美好过往的追念之情。通过对家族与故吏关系的阐述,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深厚、庄重的情感基调。
2.个人经历与眷恋之情:诗人自述任职经历,“忝职”“承乏”等词体现其谦逊态度。“疲马恋主”“鲂鱼赪尾”运用比喻,前者表达对故地和故吏民的眷恋,如同疲惫之马眷恋主人;后者以鲂鱼因劳累而尾巴变红自比,诉说自己为政务操劳。因山川阻隔难以回到旧邦,诗人系舟舒缓前行,在特定时日瞻望故乡而落泪,这些描述细腻地抒发了他对弘农故地深深的思念与眷恋。
3.聚会感慨与情谊珍视:诗中回忆与故吏民在北芒的相聚,“倾盏言欢”描绘出聚会时的欢乐场景,然而欢乐短暂,“会日何短,隔日何长”,这种强烈的对比,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分别后的惆怅展现得淋漓尽致。“仰瞻曜灵,爱此寸光”,诗人仰望太阳,珍惜这短暂相聚的每一寸光阴,进一步凸显了对与故吏民情谊的珍视。
4.致仕感慨与美好祝愿:“今则致仕,身病志衰”,诗人表明自己退休后身体和志向的衰退,流露出一种人生暮年的感慨。但在这感慨之中,依然对故吏民怀有深厚情感,“愿保嘉福,永休厥躬。惠而好我,如兰之芳”,对故吏民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希望他们永享幸福,也希望彼此的情谊如兰花般芬芳持久,为全诗情感画上温暖而真挚的句号。
二、艺术特色
1.用典自然贴切:“鲂鱼赪尾”出自《诗经·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原指因劳于王事而致身体疲惫,诗人借此典故形象地自比为政务操劳的状态,使表达更加含蓄且富有文化底蕴,同时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2.情景交融的描写:“系舟膬桑,弭节容与。阳月既望,辰在东箕。瞻彼桑梓,零泪其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系舟停留、舒缓前行的情景,结合特定的时间(十月十五,星辰位置),营造出一种悠远、惆怅的氛围,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之中,情景相生,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诗人的情感。
3.情感真挚且层次丰富:诗歌情感从对家族与故吏的追念,到自身经历的感慨、对旧地的眷恋,再到聚会时的欢乐与惆怅,最后到对故吏民的祝愿,层层递进,真挚而细腻。这种丰富的情感层次使诗歌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