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傅玄《秦女休行》(2 / 5)

加入书签

美烈妇的勇猛气势;“烈着希代之绩,义立无穷之名”,直接歌颂她建立了稀世功绩,树立了不朽名声。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烈妇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整个事件的感慨,如“县令解印绶,令我伤心不忍听。刑部垂头塞耳,令我吏举不能成”,借他人的反应烘托出一种悲壮的氛围,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深沉,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秦女休行》以其深刻的主题、独特的叙事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成为古代叙事诗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傅玄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也为后人了解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物精神风貌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

解析:

1.庞氏有烈妇,义声驰雍凉。

-解析:开篇点明主人公,“庞氏”指出烈妇所属家族,“烈妇”表明其性格特点,即刚正有气节。“义声驰雍凉”,说明她的侠义声名在雍州和凉州一带广泛传播。“义”字概括了她的行为符合正义,为下文叙述她的事迹做铺垫,强调其行为得到了地域内人们的认可和传颂。

2.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

-解析:此句交代故事背景,说明烈妇父母家与仇人结下了深仇大恨。“重怨”突出仇恨之深,“暴且强”描绘仇人性格残暴,势力强大,这不仅解释了为什么烈妇要报仇,也暗示了报仇行为的艰难,为烈妇的英勇行为埋下伏笔,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

3.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

-解析:进一步阐述报仇的艰难处境,虽然家中有男性兄弟,但他们“志弱”,即内心怯懦,缺乏勇气和担当,无法与强大的仇人抗衡。这种对比,更凸显出烈妇挺身而出的难能可贵,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男性懦弱的批判以及对女性英勇行为的期待。

4.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

-解析:描述烈妇得知家族仇恨后的内心感受。“念此痛”,表明她对父母所受苦难的深切痛心;“丹心为寸伤”,“丹心”象征着她的赤诚之心,说明她的内心因仇恨而痛苦万分,犹如一寸一寸地被撕裂。此句生动地展现了烈妇内心的悲愤,为她之后的报仇行动提供了情感驱动力。

5.外若无意者,内潜思无方。

-解析:刻画烈妇的形象和心理。表面上,她装作若无其事,不让旁人察觉她的意图,体现出她的沉着冷静;而内心深处,她却在暗自思索,绞尽脑汁地谋划报仇的方法。“潜思无方”强调她思考之深入和谋划之周密,展现出她智勇双全的一面。

6.白日入都市,怨家如平常。

-解析:叙述报仇的地点和时机。在光天化日之下,烈妇走进热闹的都市,发现仇人如往常一样。“白日”“都市”说明环境公开,增加了报仇行动的难度和危险性,也显示出烈妇的勇敢无畏;“怨家如平常”表明仇人毫无防备,为烈妇的突然袭击创造了条件。

7.匿剑藏白刃,一奋寻身僵。

-解析:描写烈妇的报仇行动。她事先将剑和利刃藏好,等待时机成熟,然后突然奋起,仇人瞬间倒地身亡。“匿剑藏白刃”体现她的准备充分,“一奋”突出她行动的果断,“寻身僵”形象地描绘出仇人毙命之快,展现了烈妇报仇时的干脆利落和强大力量。

8.身首为之异处,伏尸列肆旁。

-解析:进一步描述仇人的悲惨下场,他身首分离,尸体倒在店铺旁边。通过对仇人死状的细致描写,强化了报仇场面的血腥和惨烈,同时也暗示了烈妇报仇的决心和力度,让读者感受到她对仇人深深的恨意。

9.肉与土合成泥,洒血溅飞梁。

-解析:继续渲染报仇现场的血腥场景。仇人的血肉与泥土混在一起,鲜血飞溅到高高的屋梁上。“肉与土合成泥”描绘出尸体的惨状,“洒血溅飞梁”则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流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