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张华《赠挚仲治诗》(2 / 3)
化一样,处于不断的流转之中,引发读者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2.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
-解析:“忽复来”突出了暮春到来的突然之感,让诗人在不经意间察觉到季节的变换,强化了时光流逝的迅速与悄然。“和风”描绘出暮春时节柔和温暖的春风,“与节俱”表明春风伴随着暮春的节气一同降临。此句点明当下时令,通过描绘暮春宜人的气候,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为后文诗人描写身边具体的景物以及抒发内心情感做好铺垫,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微妙感慨。
3.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
-解析:诗人的视角从宏观的季节转换到眼前具体的景物。“俯临”和“仰观”形成了视角上的对比,一俯一仰,展现出空间层次感。“清泉涌”描绘了低头可见清澈的泉水汩汩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嘉木敷”则刻画了抬头所望到的美好树木枝叶繁茂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清泉和嘉木的描写,展现出暮春时节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也表达出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色的欣赏与陶醉。
4.周旋我陋圃,西瞻广武庐。
-解析:“周旋”意为徘徊、漫步,“陋圃”指诗人自家简陋的园圃,表明诗人在自己的园圃中徘徊漫步,享受着眼前的春光。“西瞻”即向西眺望,“广武庐”可能是远处的一处建筑或地名。诗人从园圃内的景物描写延伸到向远处眺望,拓宽了诗歌的空间范围,在写景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思绪的延展,为下文抒发人生感慨做过渡。
5.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
-解析:此句表达了一种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处世哲学。“既贵不忘俭”强调即使身处尊贵的地位,也不能忘记节俭的美德,提醒人们不要因富贵而迷失自我,要坚守质朴的本性。“处有能存无”中,“有”代表物质的富足,“无”可理解为一种不被物质所累的超脱心境,即在拥有丰富物质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内心的淡泊,不被物欲所左右。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品德修养的重视,也是对友人的一种劝勉。
6.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
-解析:“镇俗”指整顿社会风俗,诗人认为简约的生活方式是整顿风俗的关键。“树塞”可能指代奢华的装饰或排场,“焉足摹”表示这种奢华的行为不值得效仿。诗人进一步阐述观点,倡导以简约的生活态度来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批判了追求奢华浮夸的风气,体现出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和对淳朴简约价值观的推崇。
7.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
-解析:“在昔”回忆过去,“同班司”表明诗人与挚仲治曾经一同在朝为官,共事一处,有着深厚的情谊。“今者”回到当下,“并园墟”描绘了如今两人所处的境遇,或许是都已离开官场,回归田园。此句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人生境遇的变化,引发对岁月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为下文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做铺垫。
8.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
-解析:“私愿”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愿望,“偕黄发”表示希望与友人一同活到老年,“黄发”在古代常用来指代长寿的老人,体现出诗人对长久友情的珍视。“逍遥”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综琴书”指沉浸在琴艺和书籍之中。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希望能与友人在晚年远离尘世喧嚣,在琴书相伴中享受逍遥自在的时光,体现出对宁静、高雅精神生活的向往。
9.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
-解析:承接上句对理想生活的描述,此句进一步描绘具体场景。“举爵”即举起酒杯,“茂阴下”点明地点是在枝叶繁茂的树荫之下,营造出一种闲适、惬意的氛围。“携手”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