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二首?其二》(3 / 3)
骨也会散发着香气,被后人传颂。这表达了雄儿对自己侠义行为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侠义之举会被认可和铭记,即使生命消逝,他的侠义精神也会流芳百世,体现出他对侠义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追求。
9.身没心不征,勇气加四方。
-解析:“身没心不征”,“身没”指身体死亡,“心不征”表示内心的信念不会改变,即使生命终结,他心中对侠义的追求和坚持也不会有丝毫动摇,再次强调了雄儿对侠义信念的坚定不移。“勇气加四方”,他的勇气会影响到四面八方的人,意味着他的勇敢和侠义行为能够激励他人,使这种侠义精神得以传播和延续。这一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表明雄儿的侠义行为和精神具有超越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影响力。
……
句译:
1.雄儿任气侠,声盖少年场。
-翻译:这位豪迈的男儿凭借意气行侠仗义,声名在少年之中无人能及。
2.借友行报怨,杀人都市旁。
-翻译:他为了朋友去报仇雪恨,在都市的旁边与人厮杀。
3.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
-翻译:吴地的宝刀在他手中挥舞作响,锋利的宝剑寒光如深秋的寒霜。
4.腰间叉素戟,手持白头镶。
-翻译:腰间插着朴素的戟,手中握着带有白色装饰的武器。
5.腾超如激电,回旋如流光。
-翻译:他腾跃起来如同迅疾的闪电,转身回旋好似流动的光芒。
6.奋击当手决,交尸自纵横。
-翻译:奋力攻击时毫不犹豫,交手后敌人的尸体纵横交错。
7.宁为殇鬼雄,义不入圜墙。
-翻译:宁愿成为战死的鬼中英雄,为了义气也绝不进入牢狱。
8.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
-翻译:活着的时候随命运或友人闯荡,死后也会因侠义之名留芳。
9.身没心不征,勇气加四方。
-翻译:即使身死,内心的信念也不会改变,他的勇气能传扬到四面八方。
……
全译:
有这样一位豪迈的男儿,他行事凭借着自己的意气,秉持着侠义之心,在一众少年当中,声名远扬,无人能出其右。
为了帮朋友报仇雪恨,他毅然在热闹的都市旁与人展开厮杀。
此刻,他手中挥舞着吴地出产的宝刀,刀身呼啸作响,而那锋利的宝剑,寒光闪烁,恰似深秋冰冷的寒霜。
他腰间稳稳地插着朴素的戟,手上紧紧握着带有白色装饰的武器,全副武装,气势非凡。
战斗中,他身姿矫健,腾跃而起时如同迅猛的闪电,瞬间即逝;转身回旋之际,又好似流动的光芒,迅速而流畅。
每当奋力出击,他都毫不犹豫,果敢决绝。一番激斗过后,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
他内心有着坚定的信念:宁愿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成为那令人敬仰的鬼中英雄,也绝不愿意为了苟且偷生,因畏惧后果而进入牢狱,违背自己心中的义气。
他觉得,活着的时候,就该顺应命运的安排,或是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一同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即便死去,自己的侠骨也会散发芬芳,为后人所传颂。
哪怕生命消逝,他内心对侠义的追求和坚守也永远不会改变。而且,他的这份勇气,将会传扬到四面八方,激励着更多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