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张华《游猎篇》(2 / 5)
基调,也暗示着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即将展开的游猎活动充满了挑战与豪迈。
2.厉风荡原隰,浮云蔽昊天。
-解析:“厉风”即凛冽的寒风,“荡”字生动地表现出寒风在“原隰”(平原和低湿之地)上肆意扫荡的态势,展现出风的强劲与无情。“浮云蔽昊天”,“昊天”指广阔的天空,厚重的浮云将天空遮蔽,营造出一种压抑、阴沉的氛围。这两句从风与云的角度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肃杀,强化了环境的恶劣,同时也为游猎的壮阔场面做铺垫,暗示着在这样的天地间即将上演一场盛大的活动。
3.玄云拖朱阁,振风薄绮疏。
-解析:“玄云”指黑色的云气,“拖”字赋予云气一种动态感,仿佛黑色的云气如丝带般环绕、拖曳着“朱阁”(朱红色的楼阁),从色彩和形态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环境的神秘与萧索。“振风”强调风的强烈震动,“薄”有逼近、拍打之意,“绮疏”是指雕花的窗户。疾风猛烈地拍打着雕花的窗户,从听觉和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进一步描绘出冬日风势的强劲,也从侧面暗示游猎的环境并非安逸,而是充满了力量与动荡。
4.丰隆迎号怒,清漳变其肤。
-解析:“丰隆”在古代神话中是雷神的名字,这里借指狂风发出如雷神怒吼般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风声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力量,使风声显得更加威猛可怕。“清漳”指清澈的漳水,“变其肤”形象地描述了漳水原本平静的表面因狂风而泛起波澜,改变了模样。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通过对风声和漳水变化的描写,再次强调了狂风的威力,展现出大自然在冬日狂风肆虐下的变化,为游猎活动所处的大环境增添了紧张与壮阔的氛围。
5.河滨起辅商,果下促华轩。
-解析:“河滨”指明地点在河岸边上,“起”表示行动的开始,“辅商”可理解为辅佐帝王的大臣们,说明这些身份尊贵的人在河岸边开始为游猎做准备并出发。“果下”指果下马,是一种体型矮小但行动敏捷的马种,常用于贵族出行。“促华轩”中,“促”有催促、驱使之意,“华轩”表示华丽的轩车。此句描绘出大臣们乘坐着由果下马驱动的华丽轩车,展现出游猎队伍的尊贵身份和奢华排场,正式拉开了游猎的序幕。
6.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
-解析:“轻盖”描绘出游猎车辆上轻便的车盖,“承”字写出车盖仿佛承接住了“华景”(美丽的日光),一方面体现出车盖的精致,另一方面给画面增添了明亮、华丽的色彩。“腾步”形容马匹奔腾的步伐,“蹑飞尘”生动地展现出马蹄扬起飞扬的尘土,表现出游猎队伍行进速度之快,营造出一种动感和气势。整个画面展现出游猎队伍在阳光下快速行进,车盖闪耀,尘土飞扬的场景,突出了游猎的活力与气势。
7.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
-解析: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形容游猎队伍的强大声势。“云根”原指深山高远之处,这里代指游猎队伍的影响力仿佛能触及到“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极言其影响范围之广。“雨足”象征着力量,“洒四溟”表示这种力量如同雨水般洒遍“四溟”(四海),强调其力量的强大和覆盖范围的广阔。通过这样的夸张描写,将游猎队伍的声势渲染到极致,展现出一种宏大、壮阔的气势。
8.蒙蒙集远岫,瑟瑟散林垧。
-解析:“蒙蒙”形容雾气迷茫的样子,“集远岫”描绘出雾气聚集在远处的山峦上,给山峦蒙上一层朦胧的面纱,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瑟瑟”模拟风声,“散林垧”表示风声在“林垧”(郊野的树林)中散开,从听觉角度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萧瑟之感。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出游猎队伍周围的环境氛围,暗示了猎物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产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