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其十二》(2 / 3)

加入书签

“宣王”即周宣王,他是西周后期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周朝出现了短暂的复兴,史称“宣王中兴”。“用伐猃狁”表明周宣王针对猃狁对周朝边境的侵扰,采取了军事讨伐的手段。此句通过讲述周宣王的应对举措,为晋朝如何处理边疆问题提供了一个历史范例,暗示晋朝也应像周宣王一样积极应对外敌入侵。

3.诗人歌之,以袪其愤

-解析:“诗人歌之”指当时的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记录和歌颂周宣王讨伐猃狁这一历史事件。“袪其愤”中,“袪”有消除、排解之意,“愤”则是指人们因猃狁长期侵扰周朝边境,给百姓带来苦难而产生的愤怒情绪。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民众对猃狁的愤恨以及对国家奋起反抗的支持,同时也抒发了对胜利的渴望,体现了文学作品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民众情感的反映与抒发作用。

4.既克猃狁,孔修文德

-解析:“既克猃狁”明确指出在成功战胜猃狁之后。“孔修文德”里,“孔”在这里用作副词,意为非常、甚,强调程度;“修”表示推行、实施;“文德”指文化、德政方面的教化。此句说明周朝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后,并没有单纯依赖武力维持统治,而是大力推行文德教化,通过文化和德政来安抚人心、巩固国家的统治,体现了一种刚柔并济、文武兼修的治国理念。

5.今我圣皇,赫然斯怒

-解析:“今我圣皇”将视角从周朝拉回到晋朝,“圣皇”体现了诗人对晋朝皇帝的尊崇,暗示皇帝如同古代圣明君主一般。“赫然斯怒”,“赫然”形容盛怒的样子,“斯”为语气助词,此句生动地描绘出晋朝皇帝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侵扰,内心充满愤怒,表明皇帝对国家领土完整和百姓安危的重视,也彰显了皇帝扞卫国家尊严的决心。

6.爰整其旅,如鹰如鹯

-解析:“爰”在这里是文言助词,无实际意义,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整其旅”表示皇帝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准备迎击外敌,突出行动的迅速与果断。“如鹰如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晋朝军队比作“鹰”和“鹯”(两种猛禽),形象地展现出晋军的勇猛、迅猛,如同鹰鹯扑食般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攻击性,体现了晋军高昂的士气和必胜的信念。

7.截彼朔土,因以骋武

-解析:“截”有拦截、阻断之意,“彼”指代外敌,“朔土”指北方的土地,这里指晋朝北方边境地区。“因以骋武”中,“骋”有施展、发挥之意,“武”指武力、军事力量。此句表明晋朝军队将在北方边境展开军事行动,拦截来犯之敌,并借此充分施展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显示出晋朝军队主动出击、扞卫边疆的决心和信心。

8.截彼朔土,乃执丑虏

-解析:此句承接上句,进一步强调军事行动的目标。“乃”表示于是、就,“执”即捉拿、擒获,“丑虏”是对敌人轻蔑的称呼。意思是晋朝军队在北方边境拦截并击败外敌后,要将敌人擒获,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表达了晋朝军队对取得战争胜利、彻底解决边疆威胁的坚定信念。

……

句译:

1.在昔周室,亦有猃狁:

从前的周朝,也面临着猃狁的侵扰。

2.宣王中兴,用伐猃狁:

周宣王实现周朝中兴,对猃狁展开征伐。

3.诗人歌之,以袪其愤:

诗人们创作诗歌歌颂此事,来排解心中因猃狁侵扰而生的愤懑。

4.既克猃狁,孔修文德:

战胜猃狁之后,大力推行文德教化。

5.今我圣皇,赫然斯怒:

如今我们圣明的皇帝,对此事盛怒不已。

6.爰整其旅,如鹰如鹯:

于是整顿军队,军队就像鹰和鹯一样勇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