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其八》(1 / 3)

加入书签

关中诗十六章·其八

潘岳

虎视眈眈,威彼好畤。

素甲日曜,玄幕云起。

谁其继之,夏侯卿士。

惟系惟处,乃侦乃伺。

皇曰载旆,式遄其轨。

亲奉成规,禀命天子。

朝发灵州,夕宿泾阳。

六军缮饬,五师争先。

……

赏析:

《关中诗十六章·其八》承接前文对晋朝局势的描述,聚焦于一场具体的军事应对,通过对敌军威胁、将领行动及军事部署的刻画,展现出晋朝在困境中力图抵御外敌的过程,饱含着诗人对局势的关注与对军事行动的期待。

一、主题思想

1.描绘敌军威胁与紧张局势:开篇“虎视眈眈,威彼好畤。素甲日曜,玄幕云起”,生动地勾勒出敌军对好畤地区的觊觎与压迫。“虎视眈眈”形象地描绘出敌军的凶狠与贪婪,“素甲日曜,玄幕云起”则通过对敌军装备和阵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肃杀氛围,凸显晋朝所面临的外部军事压力。

2.突出将领担当与策略:“谁其继之,夏侯卿士。惟系惟处,乃侦乃伺”表明夏侯卿士肩负起应对危机的重任。“惟系惟处,乃侦乃伺”体现了他沉稳的作战策略,既坚守阵地,又密切侦察敌军动向,等待合适时机,展现出将领的冷静与智慧,为缓解危机带来希望。

3.强调军事行动的有序与权威:“皇曰载旆,式遄其轨。亲奉成规,禀命天子”,说明军事行动是在皇帝的指令下有序展开的。皇帝下令出征,军队迅速按照既定路线前进,将领严格遵循既定军事计划并听从天子命令,强调封建王朝军事行动的权威性与纪律性,反映出晋朝在面对危机时试图通过正规、有序的军事部署来应对。

4.展现军事行动的迅速与士气:“朝发灵州,夕宿泾阳。六军缮饬,五师争先”描绘出军队行动的迅速,一天之内从灵州出发并抵达泾阳,体现出军队的行动力和机动性。“六军缮饬,五师争先”表明各部队积极准备、奋勇争先,展现出高昂的士气,反映出晋朝军队在抵御外敌时的积极态度和决心。

二、艺术特色

1.生动的描写与氛围营造:诗中运用“虎视眈眈”“素甲日曜,玄幕云起”等生动的描写,将敌军的威胁和紧张的战争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人物与行动的简洁刻画:对于夏侯卿士,通过“惟系惟处,乃侦乃伺”简洁而准确地刻画了他的作战策略与行事风格,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对军事行动如“朝发灵州,夕宿泾阳”的简洁描述,突出了行动的迅速,展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

3.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诗歌从描绘敌军威胁,到引出应对将领,再到叙述皇帝指令下的军事行动,最后展现军队的行动和士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地呈现了整个军事应对过程,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事件发展脉络。

三、文学价值

1.历史场景的生动记录:此诗为研究晋朝军事活动和对外战争提供了生动的文学资料。它详细描绘了一场军事行动的准备、部署及军队的行动过程,有助于后人了解晋朝的军事制度、作战方式以及面临的外部威胁,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

2.文学表现手法的传承:在文学创作上,其通过环境描写营造氛围、简洁刻画人物和清晰叙述事件的手法,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诗歌的表现技巧。这些手法为后世诗歌在描绘战争场景、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叙事结构安排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

解析:

1.虎视眈眈,威彼好畤

-解析:“虎视眈眈”一词源于《周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