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潘岳《悼亡诗三首?其三》(3 / 5)
祀结束,这些衾裳一旦被撤去毁掉,就永远不会再被使用了。诗人用这一细节,表达出一种决绝和无奈的情感。一方面,它象征着与过去的一种告别,随着这些祭祀用品的毁坏,与妻子相关的一些具体的纪念形式也随之消逝;另一方面,“千载不复引”强调了这种消逝的永久性,体现出诗人对妻子离去这一不可逆转的事实的深深无奈,以及对往昔生活一去不复返的悲痛。
9.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解析:“亹亹”形容时光缓缓流逝,“朞月”即一年,这里指从妻子离世到现在,一年的时间已经缓缓过去。“戚戚”描绘出诗人忧伤的样子,“弥相愍”表示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发强烈,自己更加怜悯自己的处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并没有从丧妻的悲痛中走出来,反而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痛苦愈发深刻,体现出他对妻子的感情深厚且难以释怀。
10.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解析:诗人只要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动,内心的悲痛情怀就会油然而生。而这种悲痛一旦涌起,泪水就会随着情感的波动不由自主地落下。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极度敏感的内心世界,任何与妻子相关的事物,或者仅仅是一些能够引发回忆的场景,都能瞬间触发他内心深处的伤痛,使他陷入悲痛之中,无法自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以及悲痛之强烈。
11.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解析:“驾言”是驾车的意思,“陟”表示登上,“东阜”指东边的土山。诗人驾车登上东边的土山,目的是“望坟”,即眺望妻子的坟墓。当他看到妻子的坟墓时,思绪万千,内心的悲痛如同绳索般缠绕纠结,痛苦万分。此句通过描写诗人的行动和看到坟墓后的心理感受,进一步深化了他对亡妻的思念和哀伤,将情感具象化,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
12.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解析:诗人在妻子的坟墓周围徘徊,内心十分纠结,想要离开这个令人伤心的地方,但又实在不忍心就此离去。“徘徊”一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舍,坟墓是妻子最后的归宿,也是诗人与她在现实世界中最后的联系,每一次徘徊都体现出他对妻子深深的眷恋和难以割舍的情感,这种不舍之情在反复的徘徊中被推向高潮。
13.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解析:此句再次强调诗人徘徊不忍离去的状态,“徙倚”和“踟蹰”同样表达出诗人在坟墓边犹豫不决、来回走动的样子,进一步强化了他内心的不舍与痛苦。重复的表述,如同重锤一般,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和面对生死分离的无奈,更加深刻地烙印在读者心中,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诗人此刻内心的煎熬。
14.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解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落叶堆积在墓道的一侧,枯萎的草根缠绕在坟墓的角落。“落叶”和“枯荄”都是衰败、凋零的象征,它们出现在妻子的坟墓周围,进一步烘托出墓地的荒凉与死寂,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悲伤。这些景象不仅是对墓地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以景衬情,使情与景达到高度的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15.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解析:诗人望着妻子的坟墓,不禁想到妻子孤独的魂魄在另一个世界是否也孤独无依。“茕茕”形容孤独的样子,体现出诗人对亡妻深深的牵挂和担忧。“安知灵与无?”则表达出诗人对灵魂是否存在的疑惑,这种疑惑并非简单的迷信,而是源于他对妻子的极度思念,他渴望妻子的灵魂依然存在,能够感知到他的思念和祭奠,反映出诗人在面对生死未知时的迷茫和对妻子无尽的眷恋。
16.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