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左思《娇女诗》(3 / 5)
画,如见已指摘。”
-解析:惠芳看着屏风上的画,一发现什么就立刻指出来发表看法,体现出少女的活泼好奇,对周围事物充满新鲜感与表达欲。
“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
-解析:随着时间推移,屏风上的丹青画因落尘而暗淡,画中原本明确的含义也变得隐晦难懂,此句看似写画,实则暗示时光流逝,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丝岁月感。
“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解析:描写姐妹俩在园林中奔跑嬉戏,像鸟儿飞翔一样自由,看到果实就不管成熟与否直接生摘下来,生动展现出孩子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的天性,充满了童趣。
“红葩缀紫蒂,萍实骤柢掷。”
-解析:她们拿着带有紫色花蒂的红色花朵,还有萍实(传说中的吉祥果实),互相快速地投掷打闹。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欢乐的画面,将孩子玩耍时的热闹场景鲜活呈现,进一步强化了其天真活泼的形象。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解析:姐妹俩贪恋园林中的繁花,在风雨中也不避,快速地来回奔跑,一会儿就跑了几百趟。突出孩子对自然和玩耍的热爱,不顾外界环境,全身心沉浸在欢乐之中,展现出其充沛的活力与对快乐纯粹的追求。
“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
-解析:哪怕是霜雪天气,她们也一定要出去嬉戏,鞋子上的鞋带因为跑来跑去经常缠绕在一起。表现出孩子对玩耍的执着,不畏寒冷,生动刻画了孩子贪玩的性格特点,生活气息浓郁。
“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鬲。”
-解析:回到家中,姐妹俩一起专心地盯着饭菜,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摆弄餐具。此句描绘出孩子对食物的专注,符合儿童天真的特性,为诗歌增添了温馨的生活场景。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解析:吃饭时,油脂慢慢沾满了白色的衣袖,炊烟的烟熏黑了她们身上轻薄的细布衣服。通过这些细节,真实地展现了孩子吃饭时的邋遢模样,充满生活的烟火气,让人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孩子吃饭时的情景,倍感亲切。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解析:由于衣服被弄脏,变得厚重,难以像干净时那样在水中漂洗得鲜亮。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孩子日常生活的随性,不注意保持衣物整洁,再次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解析:姐妹俩任凭自己小孩子的性子行事,一旦受到长辈的责备,就会感到羞愧。刻画了孩子既任性又有羞耻心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符合孩子的心理状态。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解析:忽然听到长辈说要拿棍子打她们,两人便一起掩面哭泣,对着墙壁站着。生动描绘出孩子听到要受惩罚时害怕、委屈的样子,把孩子的恐惧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两个娇女可怜兮兮的模样。
……
句译:
1.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我家有两个可爱的女儿,皮肤十分洁白细嫩。
2.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小女儿的乳名叫纨素,她口齿伶俐吐字清晰。
3.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她的鬓发覆盖着宽阔的额头,双耳圆润好似相连的玉璧。
4.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清晨她在梳妆台前学着打扮,画的黛眉就像扫帚扫过的痕迹。
5.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浓重的朱砂口红涂满嘴唇,嘴角周围一片红得鲜艳。
6.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她娇声娇气说话像连环不断,一生气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