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谢灵运《登池上楼》(2 / 4)

加入书签

然质朴的统一:谢灵运诗歌向来注重语言雕琢,此诗中不少词句体现这一特点,如“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徇禄”“穷海”“卧疴”“空林”等用词精准,描绘出诗人处境。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却自然天成,毫无雕琢痕迹,质朴清新,在华丽雕琢与自然质朴间达到精妙平衡,展现其高超语言驾驭能力。

……

解析:

1.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解析:“潜虬”指潜藏在深渊中的虬龙,“媚”有自我欣赏、珍爱之意,“幽姿”描绘出虬龙优美而幽隐的姿态,暗示其自得于隐居的状态。“飞鸿”即高飞的鸿雁,“响远音”表明鸿雁振翅高飞时,鸣声能够传得很远,象征着积极进取且声名远扬。开篇诗人以“潜虬”和“飞鸿”起兴,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并置,为后文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情感埋下伏笔。

2.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解析:“薄霄”意为靠近云霄,“愧云浮”表示诗人自愧不能像飞鸿那样轻盈地在云间翱翔;“栖川”指栖息于川泽,“怍渊沉”则是惭愧自己无法如潜虬般安然深藏于渊底。这两句通过鲜明对比,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两难境地,既渴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却又难以实现;而想要退隐山林,内心又有所不甘,尽显其内心的纠结与愧疚。

3.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解析:“进德”源自《周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指在仕途上进取以增进品德和建立功业,然而诗人自认为“智所拙”,即因才智笨拙而难以达成,这看似是自谦之词,实则饱含着对自身政治才能难以施展的无奈与自嘲。“退耕”表示退隐田园从事农耕,可诗人又感慨“力不任”,说明身体条件不允许自己像普通农夫一样躬耕劳作。此句直接阐述了诗人在人生道路选择上的困境,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4.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解析:“徇禄”意为追求俸禄,为了获取官职俸禄,诗人不得不来到“穷海”,即偏远的滨海之地,表明自己为了仕途而身处僻远之所。“卧疴”指卧病在床,此时诗人只能对着“空林”,“空林”不仅描绘了眼前空荡荡、毫无生机的树林景象,更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强化了他在困境中的凄凉之感。

5.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解析:“衾枕”指代卧病在床的生活,由于长时间卧病,诗人在衾枕之间竟浑然不知季节的更替变化,“昧节候”生动地表现出其因病而对外界感知的迟钝。“褰开”指揭开帘幕,“暂窥临”表示暂且登楼眺望。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久病之后,偶然起身登楼,试图看一看外面世界的举动,为下文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做铺垫。

6.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解析:诗人登楼后,先是“倾耳”倾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波澜涌动之声,展现出听觉上的敏锐捕捉;继而“举目”远望,目光投向高低起伏的山峦,“岖嵚”描绘出山势的险峻与错落。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细腻地刻画了登楼时所感受到的外界环境,由近及远,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7.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解析:“初景”指初春的阳光,“革”有消除、改变之意,“绪风”即残余的寒风,意味着初春的阳光逐渐驱散了冬天残留的寒风;“新阳”代表新春的阳气,“故阴”指过去的隆冬阴气,表明新春的阳气已经替代了旧冬的阴气。此句通过对季节交替时气候特征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冬去春来的变化,蕴含着新旧交替、万象更新的意味,为下文描绘生机勃勃的春景做了铺垫。

8.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解析:这两句为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