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陶渊明《饮酒?其六》(3 / 3)
自己的气节和志向,选择隐居在商山。诗人决定追随他们的脚步,意味着要远离世俗的喧嚣和纷扰,归隐田园。这一句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同时也体现出他对高尚品格和独立精神的向往,希望在远离世俗的宁静生活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本真。
……
句译:
1.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人们的行为举止千变万化,谁又能真正知晓是对还是错。
2.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一旦是非相互对照显现,众人便盲目跟风一同赞誉或诋毁。
3.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夏、商、周三代以来这种事屡见不鲜,通达事理的人似乎不会这样。
4.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可叹世俗中这些愚昧之人,我还是应当追随商山四皓(去归隐)。
……
全译:
世人的行为千头万绪,是是非非,又有谁能真正看清。
一旦是非有了比较,众人便盲目跟风,一同褒贬随声。
夏商周三代以来,此类事常见不停,通达之士,似乎不会如此行径。
可叹世俗之人这般愚钝,我还是追随商山四皓,去归隐山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