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五》(3 / 3)
向往和赞美。诗人虽然身处孤独之中,但心中依然怀揣着对美好情感和精神共鸣的渴望。他仰慕那些与自己同趣的人,这种仰慕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他们高尚的品德。通过对同趣之人的赞美,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从单纯的孤独感中衍生出对美好事物和真挚情感的追求。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字词解析:“佳人”在这里并非单纯指美丽的女子,而是指代诗人所期盼的知音,那些与他志同道合、能够理解他内心世界的人。“不存”明确表示这样的知音并不在身边,诗人面临着知音缺席的现实。“能不永叹”,“能不”以反问的形式加强语气,“永叹”表示长久地叹息,突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遗憾之情。
-情感总结与强化:这两句诗是对全诗情感的总结与强化。诗人在前面表达了孤独、对知音的向往和赞美之后,最终面对知音不存的现实,发出深深的叹息。这种叹息不仅仅是对当下孤独处境的无奈,更是对人生中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人渴望与知音分享生活的美好、精神的追求,但现实却让他失望,这种强烈的情感落差通过“能不永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
句译: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译:宁静的夜晚,空气清爽,万籁俱寂,明朗的月光洒落在轩窗前。
微风动袿,组帐高褰
译:微风轻轻拂来,吹动了衣裳的前襟,华丽的帷帐高高地悬挂着。
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译:甘醇的美酒斟满了酒杯,却没有人与我一同欢乐畅饮。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译:琴就摆在面前,随时可以弹奏,可又有谁能与我一起抚琴呢?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译:我倾慕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的品德如兰花般芬芳高洁。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译:可惜这样的知音并不在身边,叫我怎能不长久地叹息呢!
……
全译:
静谧的夜,清爽安宁,朗朗明月,映照轩棂。
微风轻拂,衣袂飘动,华美的帐幕,高高挂起。
甘美的酒,盈满酒杯,却无人与我,共享欢意。
琴儿已备好,置于身前,又有谁能与我,共奏琴音?
我倾慕那志趣相投之人,他们的品德,如兰般芳馨。
可叹那知音之人不在身旁,叫我怎能不,长久悲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