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应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3 / 4)
官中郎将曹丕,此句赞扬曹丕敬爱宾客,与大家欢乐宴饮,不知疲倦。描绘出曹丕礼贤下士的形象,为下文诗人表达感激之情做铺垫,也反映出当时文人聚会宴饮的场景。
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
-解析:曹丕态度和蔼,情绪畅快,并且愿意关注像诗人这样的细微之人。“和颜”体现出曹丕的亲切,“顾细微”则强调他对地位不高的文人的关怀,进一步突出曹丕的宽厚与爱才,让诗人感受到被重视。
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解析:曹丕还赠诗对诗人表示慰问,诗人深感自己不配得到这样的礼遇。“见存慰”表明曹丕赠诗的目的是安慰诗人,“小子非所宜”则体现出诗人的谦逊与受宠若惊,表达出对曹丕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
-解析:诗人劝大家尽情享受这欢乐的时光,不喝醉就不归家。此句营造出宴会上欢乐融洽的氛围,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此次聚会的珍惜,以及对曹丕款待的感激,希望大家都能在宴会上尽兴。
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解析:“凡百”指所有人,诗人告诫在座的众人,要敬重自己的职位,以不辜负公子曹丕对人才的渴望。这是诗人对众人的劝勉,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机会,恪尽职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曹丕爱才之心的回应与支持。
……
句译: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
译:清晨的大雁在云层间鸣叫,那声音是多么的哀伤!
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
译:我问大雁你要飞往哪个地方,只见你收起翅膀正徘徊不定。
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
译:大雁回答说我从寒冷的北方而来,即将到衡阳去栖息。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译:去年春天我在北方翱翔,今年冬天却在南方淮河边客居。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
译:长途飞行中饱受霜雪侵袭,羽毛一天天变得憔悴。
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译:常常担心会损伤肌骨,害怕自己会丧命,葬身于黄泥之中。
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
译:就像被挑选出的明珠却堕入沙石,怎么能与周围和谐相处?
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
译:渴望借着云雨交汇的时机,洗净羽毛登上高高的阶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译:但美好的机遇难以遇到,想要扬眉吐气,出路又在哪里呢?
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译:五官中郎将(曹丕)敬重并喜爱宾客,欢乐宴饮不知疲倦。
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
译:他态度和蔼,心情畅快,还愿意关注我们这些小人物。
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译:他赠诗对我表示慰问,我深感自己实在不配。
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
译:让我们尽情享受这欢乐的情谊,不喝醉就不回家。
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译:在座各位都要敬重自己的职位,以不辜负公子求贤若渴的心意。
……
全译:
清晨,大雁在云端鸣叫,那声音透着无尽哀伤!
我问大雁:你要去往何方?只见它收起羽翼,在空中彷徨。
大雁答我:我从寒冷的北方而来,正要到衡阳去栖息安身。
去年春天我还在北方的天空翱翔,今年冬天却已在南方的淮河之畔暂居。
长途跋涉,一路饱受霜雪欺凌,羽毛日益憔悴,不复往昔模样。
常常担忧会伤到肌骨,害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