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婶婶(2 / 3)

加入书签

放下包,从书包里拿出一封信递给女人。

这封信是叔叔李宁波写给父亲的,算是信物。

婶婶孙慧清,四十岁,苏州人,长相也符合江南女子的样子,瘦弱而温婉。

孙慧清接过信,拿出来看了一眼信封,立刻递还给李浩,“你叔今天要晚回来,我们先回家吃饭,这一路上累坏了吧。”

说着要帮李安然拿行李,被李浩拦住,“婶,我拿的动。”

孙慧清也不跟他客气,带着他往家走,一路走一路介绍,“这里是家属院,我们住在第三排,旁边有商店的那一排。”

进了家门,孙慧清让李安然自己坐,她去厨房下面。

李安然答应一声,把包放在角落,开始四处打量起来。

这是一套两室一厅,那种房间大客厅小的房型。

此时人们活动场所主要在卧室里,这样设计其实也没错。

后来有了电视,人们的活动场所才转移到客厅,这才有了大客厅,小卧室的设计。

因为客厅很小,所以就放着一张吃饭的桌子,几把椅子,角落里有一个双开门的玻璃橱柜,不大的客厅就挤的满满当当。

房间比较大,差不多二十平米不到的样子。

靠窗摆着一张书桌,角落里放着一个书柜。

靠墙放了两张单人沙,沙之间有个方形茶几。

另一面墙有一张单人床,上面床单被褥都已经铺好。

探头进去看,靠客厅的墙这面还有一个小衣柜。

房间里的家具不成套,应该是后来一点点填补进来的,所以看着有些不协调。

沙墙上几张照片吸引了他的目光,走过去仔细看,其中有一张全家福和自己家里的一模样。

上面有四个人,中间爷爷奶奶,两边是两个十几岁的男孩,大的是李安然的父亲,小一点的就是叔叔李宁波。

全家福旁边还有一张六七岁孩子的照片,李安然看了不由笑了,这是他七岁时候照的。

旁边就是李宁波夫妇的合照,照片上的两人身穿军装,非常年轻。

孙慧清年轻时候颜值很能打,看着娇小,瘦弱,秀丽的脸得分太高了。

有几张孙慧清的集体照,上面好多帅哥靓女,应该是文工团的合照,背景差异很大,有山区土房,有高楼大厦,李安然甚至看到了克里姆林宫。

有一张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张多人合照。

照片里的人都穿着军装,叔叔李宁波站在最边上,应该是级别最低吧。

中间那个老人有些眼熟,可怎么也想不起来他是谁。

婶婶孙慧清端着热腾腾的两碗面进来,见李安然在看照片,放下碗伸头看过去,&0t;这是你叔叔在东北时候拍的。

我艹……李安然吓一跳。

&0t;你叔从野战部队调到广州,然后又去了东北,前年才来的京都。

&0t;孙慧清指着另外的照片介绍,&0t;这是在广州照的,背后就是广州公安局。

这一张是在……&0t;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李安然越听越惊讶。

李宁波的仕途其实蛮顺的,在那个年代,他还只是广州公安局的一个中层干部,现在居然做到了京都公安局治安处的领导,看来也是有背景的人……嘿嘿。

他两世为人,几十年的经历,心里欢喜,脸上倒也平静如常,没有显露异样。

叔叔有靠山就好,至少自己以后也算有背景的人了

上车饺子下车面,李安然吃完面,孙慧清让李安然把行李搬到屋里,&0t;安然,先凑合着住。

过几天我整理一下,以后你就住这屋。

&0t;孙慧清把书桌上的文件收拾了一下放到书柜里,然后打开衣柜,把李安然的衣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