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旮旯村的第一个万元户(3 / 4)

加入书签

苹果是初果期,每棵树上都结了苹果,李阳每天都在果园里不知疲倦把忙碌着。

因为果园就是他的希望。

‘’旮旯村从今天起开始通电了。

‘’一大早,大喇叭在村中央小广场的上方响起。

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控制不住的喜悦。

电工不辞辛劳,忙碌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埋立电线杆,扯电线,装安电表,安电灯。

一盏盏明亮的电灯被小心翼翼地安到每家每户的外屋,卧室。

当轻轻地一拉闭火那根绳,温暖而柔和的光芒瞬间驱散了黑暗,照亮了每一张幸福的脸庞。

不仅如此,小小的喇叭也在每家的屋里安了家。

这小喇叭外观精致,声音响亮。

有了它,村里的通知,评书连播,有趣的故事,都能第一时间传到每家每户。

老人坐在炕上,听着小喇叭播放的评书。

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孩子们围着小喇叭,好奇地听着各种新奇的消息。

不时地出欢快的笑声。

如今,电灯和小喇叭成为小山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带来新的生机与欢乐。

李阳山上的果园通过村主任的帮助,也都顺利地安上了电灯。

小喇叭广播更为惊人的一条消息‘’,今年将是生产队的最后一年,年底就实施包产到户,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锅饭彻彻底底地消失了。

把土地按照人口平均分到每家每户。

‘’

果园里的富士苹果挂满枝头,今年虽是初产期,保守估计产量也在六万斤左右。

李阳打算雇几个人帮忙采摘,再雇马车拉到市里去卖,李阳在村里雇了六个妇女,每天给两元的工钱,又雇了五个男村民,每天给三元的工钱。

又雇了村里仅有的两辆常年以拉脚挣钱的大马车,每天把苹果拉到市里去卖。

每辆大马车拉一趟苹果给三十块钱,旮旯村离市里五十多里地,要是卖的顺利,起早贪黑一天就能跑个来回,所以养大马车以拉脚为生的李光和赵东都非常愿意去。

李光家养了一个枣红儿马,和一个黑色的骡子。

赵东家则养了一个黑色的骒马和一个棕黄多的骡子。

他们俩家养的马和骡子都又高又大,显得非常壮实。

行里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养的马,就知道他俩是专门跑长途拉脚的车把式。

李阳让六个妇女负责摘苹果装筐。

留两个男村民负责把装好筐的苹果从果园里抬出来。

另外三个村民跟着李阳,坐着装满苹果的两个大马车去了市里。

李阳也是头一次做买卖。

就找了一个人多的地方,从车上搬下了几筐苹果,就吆喝起来:‘’苹果,山东富士苹果,先尝后买,五毛一斤。

‘’路过的市民都围了过来。

李阳拿起苹果对着围过来的市民说:‘’叔叔,阿姨,你们尝尝,买不买没关系。

‘’有的市民拿起了尝了一口说:‘’别说,这苹果又脆又甜,给我来十斤。

‘’就这样市民们你五斤,他十斤的都开始买李阳的苹果。

李阳他们几个一时间也忙的焦头烂额,收钱的,称称的。

这时一个四十多的男子拿着一个富士苹果咬了一囗,有些惊喜,又看了一眼手中的苹果说:‘’这苹果是谁的,这两车苹果都一样不?如果都一样五毛钱我都要了。

‘’李阳说:‘’当然都一样了。

‘’男子叫郝帅,是一家大型市的经理。

郝帅说:‘’小伙子,赶马车跟我走。

‘’李光和赵东赶着马车和郝帅去了一个大仓库,大仓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