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新年贺礼(1 / 2)

加入书签

大秦,帝都,皇极殿。

岁前五日,大秦迎来了本年最后一次,也是最隆重的一次大朝会。

大殿内外洋溢着一股辞旧迎新的喜庆与庄严,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人人脸上都带着一抹振奋之色。

萧照渊高踞龙椅,冕旒之下,目光沉静。

各部主官依次出列,汇报本年的各项举措。

户部尚书房玄龄率先奏报,声音洪亮中带着喜悦:“启奏陛下,今年全国户籍新增八万户,垦田百万顷,各州府粮仓充盈,国库岁入比之去年,增三成有余!

另外,献州移民十五万户均已妥善安置,分得田亩、屋舍,民心安定,对新家园归属日强。”

工部尚书紧随其后:“陛下,兖州,肃州等地水利修缮已毕,新修官道三百里,连接大秦本地驰道,商旅往来方便。”

吏部尚书贾诩也缓步上前:“陛下,今年官吏考核,优者擢升,劣者淘汰,吏治为之一清。”

刑部尚书包拯沉稳上前,面色凝重地禀报:“陛下,今年各地案件数量呈递减之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夜不闭户,全国案件数量已达历史新低。”

“陛下,各地军区新军逐步成型,四大防线的军团训练精勤,新兵已堪一战,军械、粮草储备充足。”

兵部尚书郭嘉拱手一礼道。

丞相萧何声音沉稳,却难掩振奋:“仰赖陛下威德,群臣用命,万民协力,我大秦今年可谓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新收淮河三郡政令通达,赋税已立,民心渐附。

献州之地,本已荒凉,移民之策使得屋舍俨然,鸡犬相闻,重现生机!

此皆陛下运筹帷幄、百姓辛勤之果也!”

待众臣汇报完毕,萧照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诸卿辛苦了!

今年之功,非朕一人之力,乃我大秦上下用心之结果!

朕心甚慰!”

他目光扫过殿下的文武百官:“传朕旨意,赐边关四线将士双倍岁赏,酒肉犒劳!

百官依考绩,各有封赏!

休沐十日,普天同庆,共迎岁!

望诸卿来年,再接再厉,共铸我大秦万世之基业!”

“陛下圣明!

大秦万年!”

群臣齐声高呼,声震殿宇,充满了对过去一年成绩的自豪和对未来展的无限信心。

整个皇极殿都沉浸在一片昂扬向上的气氛之中。

这是一场年度胜利的大朝会,一次丰收的总结。

大秦正沿着既定的轨道,稳步走向强盛。

深夜,无极殿,烛火通明,映照着萧照渊专注于奏章上的侧脸。

虽已下令休沐,但帝国的运转从未真正停歇,尤其是他这位帝王而言。

曹正淳轻手轻脚地走入,打破了书房的寂静,他的脚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手中捧着一封带有火漆的加急密信。

“陛下,淮州防线,尉迟将军八百里加急密信。”

萧照渊抬起头,目光从奏章上移开,落在那封密信上。

淮州?尉迟燎原?岁前夕送来加急密信,绝非寻常。

他放下朱笔,沉声道:“呈上来。”

曹正淳恭敬地将密信奉上。

萧照渊查看火漆无误后,利落地打开,从中抽出的,除了预料中的信纸,竟然还有一张折叠整齐,质地特殊的纸张。

他先展开尉迟燎原的信。

信中的内容言简意赅,却让萧照渊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

“陛下明鉴,有神秘人手持大秦信物扣关。

臣不敢怠慢,验明信物无误后,此人留下此物便匆匆离去,不知所踪。

事关重大,臣不敢擅断,即刻呈送陛下。

尉迟燎原谨奏。”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