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1 / 3)

加入书签

我认为这条上下山的道路拥挤异常有一多半的原因就是这些虔诚的人造成的。他们匍匐前进,每走一步或每上一个台阶就伏下身子去磕一个头,磕头和跪拜的方向都是向着前上方,也就是冲着山顶的方向。有些人每走一步还不止磕一个头,而是磕三个或五个。嘴里还念念有词,似乎是在叨咕着什么。只不过由于他们的声音太低和我的见识太少,所以我听不清也听不明白而已。但很明显,他们的嘴和脑子都没有闲着,可以讲是身心都在忙碌着。

背书,我一直认为背书是一件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看书和读书时脑子是可以走神溜号的,唯独背书和出声背诵是不能有一刻分神的,一分神就背不下去了,准得停顿不可,自己能发觉,周围的人也能马上发觉。所以我虽然听不清也听不明白这些人在背诵着什么,但我清楚,他们现在很专心,很专注,对身边的人和事应该都恍如未见,他们应该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忙碌和快乐着。

说忙碌是因为磕头的这个动作。有人说行走是一种全身运动,但我今天清楚地意识到这种一步一磕头更是一种全身心的运动,尤其是在这拥挤狭窄的石头台阶路上。每一次前进都是在与身边其它人拥挤碰撞中完成的,每一次的下拜伏地磕头都是在危险中完成的高难度动作。下拜者的手,脚,四肢,身体躯干随时都有可能被身边其他人的脚和鞋子踩踏到,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事情。没有惨呼,没有抱怨,也没有愤怒与冲突,这些人就这么一声不吭地继续着他们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似乎疼痛已经不再能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他们的大脑了,他们正在变得无所畏惧,不能再感知到身体所受的践踏之苦。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丧失掉五感是可怕的,但比丧失五感更可怕的却是丧失了对周围人看法的感知力。或许一个彻底不在乎他人看法、他人想法、他人目光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人,彻底独立于其他人意识的自我。这是很难做到的,一般人,尤其是生活在拥挤的人群、成熟的社会、关爱大家庭中的人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总是或多或少会受身边其他人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众人中的一份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首先丧失掉的就是自我,心中有自我的感受和认知。我们以为的自我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自我意识,我们的内心承受了太多其他人的影响,以至于当我们目睹到对其他人不理不睬熟视无睹的另类人生时,我们感受到的首先不是惊讶和怪异,而是理解与熟悉。亲切是我此时对这些跪拜前行者最大的感触和印象。

他们很快乐,至少我认为他们是很快乐的。因为痛苦的人,不快乐的人是不可能这么一直坚持下去的。在求学的路上,在工作的日常,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真正能找寻到快乐的人才能走得长远,走得顺畅,活得开心,爬山也是如此。我们脚下的这条路是条山路,挺陡的一条山路。虽说是人工修建的,地面是由相对平整的各种石头铺就的,但就算是这样想从山下一步一步走到山顶,健康的人也要花上四五十分钟。今天的人不少,很拥挤,我们这几个平日经常出来爬山的人也是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上到山顶的。那些匍匐前进一步一磕头的人如果内心不是充满着快乐,恐怕是坚持不下来的吧。

山路上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我没有细数,但粗略估计仅今天我见到的就不下上百。这么多人肯定不可能都是在自欺欺人,他们中的大部分肯定是找寻到了某种快乐,这种快乐应该才是支撑他们坚持到山顶的动力。问题是是什么让他们产生了这种快乐呢?想到这里我就将注意力放到山顶这座不算太大的庙上了。

山上的庙,尤其是山顶的庙一般受制于地形和山顶平地的有限面积,往往规模都不会太大,建筑不可能太多。庙门开在了院子的西边,只有一进院子四五间大殿,其余的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