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两种母爱(3 / 4)

加入书签

外,没有立即进去。

两种母亲,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

淑芬的母亲没有退休金,一辈子省吃俭用。

每周去赶集,只买生活必需品,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花。

这些年,她靠着租地卖粮,硬是攒下了十多万存款。

可她总想着把这些钱分给孩子们,说自己年纪大了,花不了多少钱,分给孩子们还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淑芬和兄弟姐妹们坚决不同意。

那是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摔八瓣挣来的血汗钱,他们希望母亲晚年能别再种地,好好享享福。

而淑芬的婆婆每月有四千左右的退休金,还有些存款。

她年轻时就是个爱享受的人,去过北京、香港、澳门、新加坡、深圳、日本等很多地方,在同龄人中算是见过世面的。

她常说:“该享受就享受,留着钱没有用。”

她的理念是,钱要紧紧攥在自己手里。

儿女有儿女的生活,他们再难也与自己无关。

自己不主动向儿女要钱,没给儿女添负担,儿女就该知足了。

这两个女人,在淑芬的生命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觉得她们的生活理念都有道理,但内心深处,她更能理解和接受自己母亲的方式。

难道,这是带了感情色彩吗?淑芬不止一次地问自己。

秋天渐渐深了,树上的叶子落得差不多了。

一天,淑芬接到母亲的电话,说是不小心摔了一跤,腿疼得厉害。

淑芬急忙请了假,赶回娘家,硬是把母亲接到了城里的医院。

检查结果是股骨头骨折,需要做手术。

“妈,您就安心做手术,钱的事不用操心。”

淑芬握着母亲的手说。

母亲却一个劲地摇头:“不做手术,我回家养养就好了。

做手术得花多少钱啊”

“妈,您有医保,能报销一大部分,花不了多少钱。”

“那也得花不少”

母亲忧心忡忡。

最终,在淑芬和兄弟姐妹的坚持下,母亲还是做了手术。

手术很成功,但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住院期间,淑芬天天往医院跑,送饭、陪护。

母亲总是不安地说:“耽误你工作了,我这点小毛病,不用天天来。”

有一天,淑芬正在给母亲喂饭,婆婆和几个老姐妹来医院探望。

她们拎着果篮,说说笑笑地走进病房。

“亲家母,你好点没有?”

婆婆关切地问。

“好多了,劳你们惦记。”

母亲不好意思地说。

坐了一会儿,婆婆和她的朋友们告辞离开。

淑芬送她们到电梯口。

回到病房,母亲感慨地说:“你婆婆真是个有福气的人,活得潇洒。”

淑芬笑了笑,没说话。

第二天,淑芬去婆婆家送些东西,无意中听到婆婆在电话里说:“我那个亲家母住院了,股骨头骨折。

我昨天去看她了,唉,农民没有退休金,生病了都是孩子们的负担所以我说啊,老人就得自己手里有钱,不能全指望孩子”

淑芬站在门外,心里五味杂陈。

母亲的住院费用,兄弟姐妹几个平摊了。

出院那天,母亲从贴身衣袋里掏出存折,非要塞给淑芬:“这里面有十万块钱,你们兄妹几个分了吧。

妈老了,用不着这么多钱。”

“妈,这是您的养老钱,我们怎么能要?”

淑芬坚决推了回去。

“你们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孩子们上学、结婚、买房,哪一样不花钱?妈帮不上什么忙,这点钱你们拿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