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木船,打秋风(3 / 5)

加入书签

>小木船实载有3吨左右,带一个不大的小屋特简陋,也就是遇到雷雨天气有个遮蔽。

这个船二手的也要300多块钱,一行人来到码头。

他们只有赵父会摇橹,分别在海上摇橹划了一圈,试试水。

为了保险起见又请来造船的大师傅帮忙检查一遍,都没问题后才开始讲价,你来我往的,最终一条船350块钱价格成交。

几人一起去村里立字据,开证明,做一个见证,这两条船以后就是他们的。

村长听了确认双方都是自愿的,很爽快的开证明,做见证,又听说还想再买一条船说道。

“我本家兄弟,有一条船,和你们买的差不多,就是吧前段时间生病了,出不了海,想着船就处理掉,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他们几人听完都相互看一眼,觉得去看看也行,这两条船都办利索了,合适就再买一条,不合适直接划船回家,也不耽误。

“行,走吧,过去看看吧”在外面有事需要拿主意做主的,一般都是最年长的赵父说话。

“我和你们说,去看看你们不亏的,要不是生病也舍不得卖船。”村长说完还叹口气。

在场几人也都理解,这要是换大船卖小船是高兴的事,相反迫不得已卖船,后面生活就更艰难,渔村就是靠渔船做海生存的。

“这条船也不错。”

在码头看到船赵父相中了,船保养的也好,一看就是用心了。

这条小木船也是6米,实载5吨左右,带的小屋子要稍微好点。

还是赵父摇橹在海上划一圈,试试水,一事不劳二主,还是找的前面检查的造船师傅帮忙检查,也没啥问题。

中间赵东出去买两包烟,一包给村长,一包给了造船师傅,两人挺乐呵的接过去。

这条船赵东他们意思也是出350块钱,村长想让加一点,这船被保养的确实太好,主家也是真困难,最后以370元成交,双方也算都满意。

前面字据证明让村长改一下,一条赵大哥赵二哥合伙买的,一条阿健,大刚合伙买的。

赵东这条是他自己买的,村长开好证明,各自的都收好,几人要摇橹回家。

先是在浅海边上赵父交代他们摇橹要注意的,赵父会摇橹还是年轻的时候村里有船,需要海上作业学的,那时候还是吃大锅饭,挣工分。

到赵东他们这一代就都不会,没出海作业挣工分,也没有特意去学过,就知道基本理论,没上手实际操作过。

他们就要学一学摇橹,最开始只是在岸边周围试试水,慢慢掌握技巧,几人都感觉不难,挺好上手,海边人对船都很有天赋,赵父看他们划得有模有样就摇橹回村了。

两人一条船,换着摇橹还不累,刚买到手的船,几人心中还是火热的,就像牛一样有使不完的劲。

这时候让他们摇橹去深海,这股冲劲顶着都敢去试试。

走水路回去要比山路快的多,走山路过来用两个多小时,划船回去只用一个小时,要快一半时间。

老赵家,大刚他们只想苟住,悄悄的到码头回村,只有阿健恨不得昭告世界,他有船了。

毕竟只有阿健家没有打秋风的亲戚…

码头一下子多三条船,这事也瞒不住,在他们村子,买船是大事,谁家买船了,只要停在码头,不出一天全村就都知道,靠的是口口相传。

他们前脚刚到家不久,后面村民就过来了。

“素芬呀!(赵母名字)你家运气是真不错啊,现在日子是过好了,三条船都划回来停码头了。”

“不都是我们家的,还有阿健,大刚的,没办法呀,老头子年纪大,还在码头做工也受不住了。”

“是嘞,不过那一条小木船也还是值不少钱呢,这鱼群我们怎么就没这个好命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