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全球周票房冠军(3 / 3)
的各种幕后也逐渐的爆了出来,总是能引起网友们的极大关注。
比如所有演员都拿的是白菜价,让网友们对吴晶、邓朝等人好感大增。
又比如,达叔在答应出演前,身体就已经不是很好了,听说这部电影是中国自己的科幻电影就毫不犹豫的答应出演,在拍摄时穿着沉重的防护服让他经常喘不过气,需要吸氧保证呼吸。
还比如,所有给《流浪地球》做特效的国产公司也都只收了成本价,为的就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打造出一部精良的国产硬科幻电影。
听到这些爆料后,立马有媒体去采访421工作室、orevfx几家特效公司。
在b站,不少影评up主靠着《流浪地球》的热度,轻易的就能获得几十万的播放量。
当然,关于《流浪地球》也不全是赞美。
也有少部分网友,嘲讽电影里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缺乏科学常识,特效也并不是特别惊艳,放在好莱坞最多只能算部二流电影,根本不值得拿到这个票房。
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吐槽票价太贵了。
在很多小县城,《流浪地球》的票价已经涨到了五六十,不少网友直呼看不起。
要知道,其他电影的均价,哪怕是《西游伏妖篇》也才395元。
哪怕秦淮站出来呼吁电影院,不要加价太狠了也没用。
没办法,别看国内现在电影市场特别火爆,绝大多数电影院其实都赚不到什么钱,乃至是亏本的。
在一些中小城市,电影院一年完全靠几部火爆的大片撑着。
这也是为什么《复联4》上映后,票价被涨到上百的原因。
现在《流浪地球》大爆,小城市的电影院就靠这部大片多赚点钱,好弥补淡季的损失呢,不然等春节一过,年轻人纷纷返回大城市后,电影院又要门可罗雀了。
不论是赞美的,还是吐槽的,或者是批判的,都总是能引起极大的关注。
毫无疑问,《流浪地球》成了最近最热门的话题,轻易的就能上热搜。
影响力巨大的官媒,也终于开始进行报道。
比如《光明日报》,就表了一篇名为“《流浪地球》何以动人?”
的报道:
“就影片从精神层面来说,在《流浪地球》宏大的故事设定、突破天际的想象和荡气回肠的叙事下,观众能看到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行为逻辑。
顾全大局舍弃个人利益,还是执着的亲情纽带、向死而生的勇气;
无论是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和珍视,愚公移山一般的执着,还是影片中因为缺乏交流沟通而疏离的父子关系,都有很多现实中的投影。
从物质层面来说,一些道具细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国观众看到时就会觉得无比亲切,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
长久以来,中国的很多电影用带有中国特色的ip和故事情节来体现非本土的价值观,从而使电影整体呈现出违和的感觉。
《流浪地球》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巧妙,使观众在科幻场景中看到的依旧是纯而又纯的中国人,体会到的依旧是中国人的处事原则和道德标准。”
这篇报道,毫无疑问的盛赞了《流浪地球》。
不过,就算有这样的热度,秦淮还是带着主演们辛勤的跑宣传。
大年初四,票房426亿。
大年初五,票房415亿。
就当秦淮以为形式一片大好,明天就会突破2o亿票房大关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