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这排面有点大(1 / 3)

加入书签

进入八月份,秦淮又加班加点了十天,终于把时长三个小时的粗剪,精剪到了时长133分钟。

比前世要多8分钟。

故事没有实质的变动,主要是增加了一些细节,让部分剧情更合理以及人物塑造更好。

比如,在魔都遇险脱困后,刘启、韩朵朵、蒂姆与救援队分道扬镳,在找到李一一的车后,他们并未听对方的话去苏拉威西,而是往北开,当李一一听到车卡报了韩子昂的名字后,就意识到刘启是劫车的,反抗无果后被扔下了车……

随后,在韩朵朵的犹豫和王磊的救援信号下,刘启再度转头接上了李一一,这么改就解释了刘启他们为什么不回京城而是重新执行救援任务。

除了剧情上,还有一些人物塑造上的。

如在地下城时,韩朵朵和刘启去找一哥办卡时,他们会遇到一对小夫妻吵架,原因就是男人去找兔女郎了。

这里增加了刘启也在进屋前盯着兔女郎一通看,而韩朵朵不满地踢了他。

还有韩子昂的部分,韩朵朵和刘启在济宁被关进派出所后,老师和警察找上了韩子昂,此时韩子昂正戴着vr看着里面的妹子们翩翩起舞和工友们玩闹,差点就摸到老师身上去了。

看到警察上门,韩子昂的第一反应是“这vr不好,要上交”

,结果得知是两个孩子偷车被抓,立马心急火燎的去捞人。

这么一改,不但增加了笑点,也更突出了几个角色的人物性格。

除了增加剧情的逻辑顺畅和人物塑造外,还加了一些硬核科普,如何连科解释了什么是刚体洛希极限。

总之,增加的八分钟剧情对主线没有大的变动,不会让电影一下子就特别惊艳,但可以适当提高观影体验。

在秦淮完成终剪时,十家特效公司也基本完成了前期准备。

不错,这次是十家主力特效团队,而不是前世的六家。

没办法,时间紧任务重,就只能增加做特效公司的数量了。

但坏处时,增加特效公司数量后,秦淮这个导演的统筹难度更大了。

电影中的特效是按照地下城部分、动机部分、地表部分、太空部分四个大类划分的,这些部分的特效镜头并不完全是彼此独立的,而是要互相配合。

如《流浪地球》中最震撼的镜头之一,从运输车拉到行星动机再拉向太空这个约1分钟的长镜头,不但技术难度高,还需要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另一个难点就是,这十家特效公司有三家是外国公司,分别是总部位于洛杉矶的pixoondo,以及棒国的acrogragh和dexterstudios。

很多人以为做特效嘛,只要导演把自己需要的场景描绘出来,特效公司照着做就可以了,只要技术到位了,是哪国的特效公司都没什么差别。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

先是沟通困难,很难精确的把电影需求描述出来,会增加很多沟通成本。

其次,由于文化的诧异,不同国家的人对美学认知上有着巨大的区别。

哪怕《流浪地球》里不涉及生物制作,没有表情、气质性的东西,只是环境上的,但即便这样,在美学上的认知区别依然很大,沟通就更加困难了。

所以秦淮几乎每两三天就要和三家外国特效公司进行视频会议,以确保不会走偏。

而对于几家国产特效公司orevfx、橙视觉、xastudio等,秦淮更是常常光顾,去的比怀梦影业都勤多了。

有时候为了方便讨论,时间太晚的话他甚至也会和特效公司的员工一样,就用行军床在该公司住下。

其中秦淮光顾orevfx是最多的,这家公司承担了2ooo个特效镜头中的6oo个,占了3o,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