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我校天才秦风的超级计算机,竟是用废品收音机打造?!(2 / 4)

加入书签

光芒,“你想啊,秦风是谁?是能解决世界级数学难题,搞出常温超导的天才!他实验室用电量那么大,肯定是在进行超大规模的运算!所以,这些收音机,必然是他用来搭建某种……某种‘超级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用……用收音机造超级计算机?”刘明宇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挑战,这听起来比“水变油”还不靠谱。

“嗨!小刘啊,这你就不懂了!”高飞一副“你太年轻”的表情,拍了拍刘明宇的肩膀,“这叫‘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叫‘化腐朽为神奇’!你想想,咱们国家现在科研经费虽然比以前多了,但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还是有差距的吧?秦风大神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什么是真正的‘勤俭办科研’,什么是‘自主创新’!用最普通的材料,创造最顶尖的奇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高飞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仿佛自己已经洞悉了宇宙的真理。

刘明宇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高飞那股强大的自信和“爱国情怀”的加持,让他不由得也开始有些相信了。毕竟,那是秦风啊!一个屡创奇迹的男人!在他身上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高飞学长,你这……这篇报道,主编那边能通过吗?毕竟没有秦风或者校方的官方回应,单凭一张模糊照片和一些……呃,校园传言,是不是有点……”刘明宇还是有些迟疑。校报虽然是学生主办,但毕竟代表着学校的喉舌之一,新闻的真实性是第一位的。

“哎呀,小刘,你怎么就不开窍呢?”高飞有些不耐烦了,“这叫时效性!等我们去采访秦风,再去联系校方,黄花菜都凉了!说不定别的媒体早就把这条新闻抢走了!再说了,我这有照片为证!虽然模糊了点,但意境到了就行!我们还可以加上一句‘本报将持续关注并进行后续报道’嘛!至于官方回应……哼,这种级别的秘密,他们会轻易承认吗?”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凑到刘明宇耳边:“而且,我听说,学校有些领导,对秦风实验室也很好奇,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呢。我们这篇报道一发,正好能把事情摆到台面上,说不定还能推动学校对这种‘新型科研模式’的重视和支持呢!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刘明宇被高飞这一通连哄带吓加“上价值”,彻底给绕晕了。他看着高飞那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以及那张确实能隐约看出是“收音机”轮廓的照片,再想到秦风过往的种种“神迹”,心中的天平,终于开始倾斜。

“那……那好吧,高飞学长,这篇稿子,我……我尽量帮你安排到今天网络版的头条位置。”刘明宇咬了咬牙,决定“赌”一把。万一这真是个大新闻,他作为责任编辑,也能跟着沾光。

“好兄弟!够意思!”高飞大喜过望,用力拍了拍刘明宇的肩膀,“你放心,这篇报道火了,我绝对不会忘了你的功劳!到时候请你吃大餐!”

说干就干,高飞立刻在编辑部找了台电脑,开始奋笔疾书。

他才思泉涌,下笔如有神。那张模糊的照片,在他的生花妙笔之下,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色彩。“斑驳的外壳,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积累;缠绕的线缆,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神经脉络;闪烁的幽光,是科技之火在黑暗中点燃的希望……”

至于那些道听途说的“证据”,更是被他巧妙地编织进了文章的字里行间,作为“多方佐证”,力图营造一种“虽然难以置信,但证据确凿”的氛围。

当然,为了增加文章的“深度”和“高度”,他还特意在文末加上了一段“升华”性的评论,大力赞扬了秦风同学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勤俭节约、自主研发”的宝贵精神,将其拔高到了“为我国在新时期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华夏特色的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