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斩将刈旗,摧枯拉朽,汉家羽林郎,扫北!(4 / 6)
毫没有畏惧。
他越跑越快,越冲越兴奋。
在临终前的最后关头,他仿佛看到了一道白光照亮了视线。
镜头的画面中,毌丘俭正在邺城里跟曹叡公子读着诗书。
在邺城文学馆中,除了曹叡,他的儿子总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博学多才,饱读诗书,以后就算当不了大将军,也能当大诗人。
少年毌丘俭摇头吟诵道。
“芒山邈悠悠,但见胡地埃。”
“忧责重山岳,谁能为我檐。”
曹叡问他“仲恭,你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毌丘俭眼皮直跳的回答道“父亲随夏侯将军征西之前,告诉过我。”
“此去征西,至多五年乃归,自时若是能回邺城,他定会给我和公子带回西域的蒲桃酒和火浣衣。”
曹叡又问“可如今已经五年了啊。”
“是的。”毌丘俭说着说着就留下了眼泪“父亲还说了。”
“如果五年未归,他定是已经战死在关西,不必劳废国财,只在河东老家,为他立下衣冠冢便可。”
“他死之日,绝不使内有盈余,以负国家也。”
短暂的回光返照后。
毌丘兴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欣喜之色,在眼前那道光线完全消失之时。
同时间,满天的箭雨咆哮而下。
瞬间血肉淋漓、生灵无一、遍地残骸。
身中十数箭的老将军扑通一声跪在了血水中,全身生机消散,命数将决。
老者翻过身来,仰天青天,冰冷的寒夜下,慈眉之下,视线迷离,他回忆起了和孩子们一起相处的画面。
诸子之中,毌丘俭是最成器的那一个。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对了我儿幼时抓周,好像捏到了刀鞘。”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他写诗一绝,当千古流芳,以后可千万别再当将军,不能步老夫的后尘了千万别,千万别啊”
“对了,他写的新诗,还等着老夫为他题名呢,啊就叫文集如何”
是夜。
毌丘兴战死。
魏军除去逃进大山中的败兵,余部全灭。
战争从黑夜持续到黎明。
晨昏分离之际,刘云信步来到了这位老将身旁给他合上了双眼。
“魏国人才,何其多也”
“忠义之士,何其多也”
“若曹操尽数能诚信待之,收归己用,天下岂有孙刘呼”
刘云环顾战场,遍地赤血,宛如骄阳。
曹真麾下的亲兵全员战死。
同乡朱赞、曹遵战死。
虎豹骑溃败大半。
他本部的兵马没有一个投降的。
能把军队带出这种架势,也难怪能和诸葛亮掰腕子了。
至于毌丘兴
唉,着实也算是个人才。
在西线,他的政绩仅次于苏则,且是魏国士族之中,对魏家难得的死忠。
没错,是整个家族都是魏国死忠。
司马代魏,天下安然。
唯有淮南三叛。
而这三次叛乱,王凌是为了夺权,诸葛诞是为了自保。
唯有毌丘俭家族是完全没有私心,是一心为报曹叡恩情而起兵的。
这一家,倾家赤族,满门忠烈,幼弟随军,子嗣助战,倾淮南之兵,悍然抗衡天下,当真是蔚然大族。
“千载风尘,天下之士多是保全躯命。”
“能以匡扶社稷、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