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弹指间,扫灭天下群英!曹贼请赴死!(5 / 8)
p> “陇右是一壶沸汤。”
“从外边摸烫手。”
“从里边喝烫嘴。”
“这要是个美妇人,无论孤怎么折腾,都能拿捏到手。”
“可这个壶偏偏是刘备”
“他把营垒打造的像金刚铁石一样。”
“难缠啊”
幕僚们这些天的压力可是小多了。
刘备军团前几个月频繁打出的障眼法,绕得他们眼花缭乱。
好在曹操还不糊涂。
在最关键的时候把曹真、张郃这两张王牌打了出去。
若不然,陇右局势还真不好说。
“魏王。”
“刘备绝不是擅长防守之人。”
“他早年就以骁勇之名闻青徐,之后败王忠、路昭、杀蔡阳、破夏侯、李典、于禁。”
“正如他本人所说,我军之中,除了魏王亲至,否则没人是他一合之敌。”
蒋济这番话既吹捧了曹操,也没贬低刘备。
本质上是因为,曹操也的确只把刘备当大敌。
其他人,曹操完全不放在眼里。
二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命运之中冥冥注定的对立。
历史上,刘备集团中最能打的就是刘备本人,他的骁勇之名无人不知。
只是演绎中强化了军师的价值,弱化了刘备的能力。
一场夷陵大火,让他变成了刘知兵。
可若抛去段子,仔细想想。
刘备的胜仗都是他本人打得,下荆州、克益州、定汉中。
只要刘备活着,兵权永远只会在他手中。
将领们永远只会听他本人的话。
等到刘备死后任何人都压不住派系斗争的局面。
也就是将领们都念着先帝殊遇,哪怕内部政治斗争闹得再狠,也很少有高级官僚直接背叛蜀汉。
就是孟达背叛了,也要给刘备写封信说自己被逼的多无奈云云
这样一个一生都在主动进攻。
在蜀汉历史的正面战场上,唯一一个把张郃两度逼到绝境,向夏侯渊哭爹喊娘的求援兵的人。
怎么可能一直打防守战
曹操看明白了这一切。
“是法正吧。”
“天下贤良尽入孤手,唯独错过了法孝直乎”
董昭上前道“回魏王,正是法正。”
“此人建议刘备于险要处,坚壁筑垒。”
“张飞带着兵马几度攻杀到冀县城下,却又被刘备叫了回来。”
“看样子,这些蜀中人是想要跟魏王长期相持了。”
坚守险要,消耗魏军,一直是法正作战的传统理念。
历史上,在汉川之战法正便是在定军山布局,引夏侯渊过来围困,趁机把他斩首。
刘备又让赵云、黄忠断粮。
其后,刘备就一直守在定军山,复刻上述战法。
曹操握着优势兵力也不敢去,去了也攻不破定军山。
于是乎,拖得曹操后勤扛不住了,遍地爆发起义军了,他这才不得不撤出汉中。
虽然历史线已经被刘云改变,但是法正的作战习惯依旧没变。
曹操兵多将广,伤得起,刘备的兵少,伤不起。
那就耗
你人多吃的就也多,民夫徭役要付出更多。
骑兵消耗也巨大。
时间长了打不赢,内部的派系自己便会斗起来。
这就是待天下有变
小集团面对大集团的决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