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踏波青海湖,席卷日月山,西域里还有高手!(3 / 5)

加入书签

马云禄处之自若。

这就是基因适应性的力量啊刘云说不出有多么羡慕。

“升之,你的脸色有点差。”

马云禄抛来了一個酒囊。

里面装满了一种名为酪浆的牛羊乳。

刘云灌了两口,有些喝不习惯。

“还有多久才能到西海郡。”

治无戴开口道。

“此地名为木乘谷,过了此谷,再走几十里便能抵达龙夷城。”

“大汉当年设置的西部都尉便在此处。”

此西海郡,非是东汉年间分割张掖居延属国设置的西海郡。

而是王莽从卑禾羌人手中买来的土地,大体在青海湖。

后来,王莽政权国内四面起义,卑禾羌人又夺回了这片牧场。

历史上的西王母国可能就在青海湖周围。

至于周穆王和汉武帝有没有来此和西王母整出一夜情,求得长生丹,刘云就不清楚了。

“听说这里的羌胡为争夺水土常年交锋,大小种落之间,彼此都有旧仇。”

“如何把他们聚集起来,听候汉家号令呢。”

治无戴笑道“别的我不管,唯有烧何羌,我们湟中卢水部不能忍。”

“两家一见面,就非要分个死活。”

从军的小月氏人对此也有话说。

生存在湟中地区的小月氏归义侯名为支富,此人正是历史上诸葛亮北伐时,响应汉军的小月氏首领,目前是湟中义从的一名掌军胡侯。

苏则留在了金城,这支队伍就得靠支富调动。

“我也不管他们听不听令,只要敢起兵闹事,我的刀可不留情面。”

经过几百年的融合。

小月氏人的衣着和语言,都已近乎汉化。

支姓,是氏的音译。

支富操着一口流利的古汉语,但也能和蛾遮塞、治无戴用别的语言沟通。

这些胡人叽里呱啦,说着刘云还不太能听懂的话,沿着木乘谷北上两万北伐军也多是操着各种不同的语言,活像是一支多民族大军。

刘云现在算是明白,拿破仑带着操着十二种语言的大军打俄国,沟通起来该有多难了。

行军到了下午。

北伐军总算是及时赶到了西海郡。

马云禄快马在前,指着前方高耸的山脉,满眼欣喜道。

“升之,你看,那就是日月山”

刘云拨马而去,买过山顶,抬头四望。

一座破败的城市映入眼帘。

高耸的日月山,真如其名,山顶一片赤红,如火潮蔓延山巅。

紫色的砂岩环绕山峦,连山赤岭,叠嶂百里。

此山,并不似祁连山那般终年雪浪银涛,自有一副隔绝天外的震撼景象。

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体,将游牧和农耕区切为两半。

山的东侧是阡陌良田,桑林秀木,宛如塞上江南。

西侧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草原,天宽地阔,牛羊成群。

无数的历史传说在此勾勒,过往的神话故事于此萌芽,风沙故道的侵蚀,湮没不了这片土地的圣洁光华。

刘云早想来了如今也终于来了。

“收复西海郡,就在当下。”

“东海、北海、南海都有了,怎么能差个西海。”

“男儿生平,极乐之事,无非是开疆拓土,收复失地耳。”

刘云喜不自胜,纵马快行。

他坐下的战马扬蹄狂奔,径直朝着那凋敝的城市闯去。

马云禄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