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皑如山上雪,大步蜀中行。(1 / 6)
邛崃山系,夏日常凝冰雪。
如此寒冬时节,全山皆是白雪皑皑,行路两侧,远远望去高山犹如神明在天空凝视蜀中。
肃穆而庄重。
一行马队南下,为首的青年裹紧黑衣大氅,手握汉家旌节。
他依稀想起,当年苏武牧羊北海,北望丁零,饮风吞雪亦不改其志。
可在如今乱世,又有几人还能秉持忠贞之心呢。
“先前读三史,揽汉书,不觉其意。”
“而今身在苦寒山地,方知世事艰难啊。”
刘云呵了口气,空气中的白雾瞬间凝聚成冰。
骑兵坐下战马也打着哆嗦。
冬季行军在山岭之间,对战马的耐力消耗很大,稍不留神走滑了,便会摔断马腿。
好在西凉铁骑深谙马事,在南下之前,马云禄早早吩咐众人用革履为战马打造了马靴,在如此严冬之下,方才减少战马的磨损。
在马蹄铁未曾问世的年代,汉代人就是用草履、碎麻、布条之类的东西缠住马足,减少马蹄损耗,此类物件被称为革鞮。
战马的问题解决了,便得由熟悉南方地形的人来领路。
骑兵之中,张嶷纵马而前,在前探路。
他少时游历南中,对四川盆地以南的地形也颇为了解。
“升之,若要去旌道县,须得经过大相岭。”
“此间有一条路,名为相岭古道,是南下的必经之路。”
刘云点头称是。
大相岭,又叫相公岭,属于古邛崃山脉的一部分。
当年张道陵也曾在大相岭东南山麓的瓦屋山中传道。
张普、赵广、王盛等人正是在此时担任各方祭酒的。
也有传闻,张普其实是张道陵的长孙。
至于天师道权柄最后为何会落在张鲁手中,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便从瓦屋山南下。”
“速速通过大相岭”
诸将皆曰“唯”
轻骑南下,寒冬卷霜雪。
大风凛凛,跨山渡河。
青年人,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
他无惧风尘仆仆,爬冰卧雪。
殊不知,刘云此行南下,早已汇聚四方目光。
消息,不日间,便已从蜀郡属国,传往成都。
蜀郡,左将军府内。
刘备负手而立,望向天穹。
“好一场大雪啊。”
“亦不知,升之身在何方”
屋舍内,炭火升起。
诸葛亮坐于榻上,安神闭目。
“主公既然担心,又何必派他去。”
刘备苦恼道。
“不去不可啊升之新到蜀中,威信不足,若能办成此案,蜀中铜利不缺。”
“凭借此功,备才好将他提拔。”
诸葛亮深知刘备的顾虑。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是刘备治理军队的准则。
黄忠、魏延这些底层军官,都是因汉川之战立下大功被火速提拔。
而刘云的功劳,很大一部分得分配给天师道首脑张鲁。
所以,还需另外的功绩,才能将他从中郎将提拔为将军。
由此,来年北伐雍凉,刘备才能让刘云挂帅。
二人深思之间,帐外的信使飞速来报。
“主公,犍为太守传来急报。”
“下去吧。”
刘备接过密信,仔细读完。
旋即面色沉重的将密信交给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