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鲁举孝廉,刘备举茂才,刘升之你要一日登天啊?(5 / 6)
只在官市用,目前未曾流入民间,盖因铜料不足耳。”
难怪先前刘巴一直在南市打压富商
刘云这才想起,三国志中记载的原文是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
这句话有两层深意。
平物价,作官市。
为什么要平物价原因很简单,货物短缺,一打仗商人便会囤积奇货。
这一点,刘云在蜀中见识的很清楚了。
第二点,作官市交易,说明没有大规模流向民间。只是在官市之中,平抑物价,打压不法富商之用。
至于之后,直百五铢有没有大规模流入民间,历史资料不足,考古证据也不足。
但可以确信的是,蜀汉政权之中绝对不止流通这一种货币。
从后世挖掘的墓葬来看,蜀汉不仅存在各种样式的直百五铢,也存在传形五铢,后者被称为蜀钱。
直百五铢,如其名,以一当百。
毕竟是大额货币,无法满足所有购买需求。
平日里买些寻常用品,就得用到面额更小的传行五铢了。
之前在战时,刘焉父子时代的货币信用破产,百姓可以谷帛互换。
战争解除后,在民间恢复货币贸易,铸造民间通用的小额五铢钱,就很有必要了。
然而,铜铁之利尚掌握在豪右手中,没有铜就无法铸币。
刘备政权早期相当缺铜,以至于在历史中记载,刘备得收取民间蚊帐帐钩,拿去融了铸铜。
此事非同小可啊。
想到这里。
刘云已经明白了刘备今天把他叫到这里来的用意了。
董卓时代铸造的小钱和刘焉父子时代的蜀五铢,已经确定无法在市场上使用。
那么,发行新得蜀钱作为信用货币,以刘备政权的信誉作为担保,恢复蜀中货币流通,乃是当务之急。
若能做到这一点,则又能巩固刘云在蜀中的地位。
刘备用心良苦啊。
“主公的意思,云明白了。”
“不知主公,想让我去何处搜集铜利。”
刘备看向南方。
“三蜀中,犍为郡乃是冶铜中枢。”
“兴业将军李严会助你完成此事。”
“年关在即,盐政方行,再收缴豪右的铜铁之利,只怕会激起变乱。”
“备希望,升之能开拓铜铁金银之源,补充军用。”
刘云默默颔首。
南下蜀中行。
广汉,蜀郡都已被他走遍。
三蜀之中就剩下一个犍为郡没去过了。
“在下愿意领命。”
古代开采技术不足,想再已有资源之外,寻找到新得资源点确实麻烦。
不过,比起这件事儿。
刘云反倒更担心人的问题。
兴业将军李严,人称,胸中有鳞甲
这号人物,可不好对付啊。
更何况,蜀郡校事府的细作基本已被一网打尽。
就只剩下犍为还没有查清,此行南下,势在必得。
若能一口气铲除隐藏在犍为细作,曹贼在三蜀的眼线就将被全部拔出了。
来年北伐雍凉,后方的压力就少了很多了。
刘备看刘云一口承诺,又问道。
“升之,打算何时动身”
刘云心中振奋,行礼道。
“时间紧迫,云今日就动身。”
“半月之内,必解主公之忧。”
见刘云信誓旦旦要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