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升之啊,多修房中术,才能过情关!(1 / 5)

加入书签

益州文学馆,在城南面。

周边是锦官城和车官城。

有了刘备给予的腰牌,刘云进入此地,可谓是畅通无阻。

常年在此主事的来敏,一见刘云到来,便和颜悦色。

这投机取巧的东州士啊,现在见了刘升之就害怕。

生怕他动怒起来,把李异的事儿抖个干净。

到时候,东州士元老覆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来敏是聪明人,虽然嘴欠,可还不傻,看得清局势。

“升之啊。”

“今日前来,可是要寻几卷经书”

“老夫斗胆,请阅毛诗、左传。”

在来敏的带领下。

刘云和辛宪英一路来到阁楼上,益州各地的典藏书籍经卷方才映入眼帘。

来敏是蜀中典学校尉,与刘备等人一样,都是古文经学者,最推崇左传。

不过刘云今日不是来借读左传的。

真要想看,今后刘云去他二叔家,也能读的到。

毕竟关羽也喜左传。

“来校尉,云,想借读三史。”

“不知贵馆可存”

所谓三史,指的便是史记、汉书,东观汉记。

在后汉书出现以前,这三本书,便是治史良书。

可惜,汉代重经学,轻史学。

这三史,益州还真未必都有。

来敏在典籍库藏中几度寻找经卷,最终只找到了汉书。

“君侯见谅,自董卓入京以来,燔烧诗书,天下典籍付之一炬。”

“后经长安动乱,李、郭跋扈,文学之士竞相出逃。”

“益州文学馆中的典籍,亦是我等拼凑而来,全不足数。如今只剩下几卷汉书。”

刘云接过汉书,点头致谢。

“谢过来校尉。”

“那老夫先行退下,二位慢慢看。”

来敏这次倒是客客气气,不敢在刘云面前造次。

说白了,身份、地位不一样,人家对你的态度自然就不一样了。

任谁都看得出来,刘云已是整个蜀中最年轻的新秀,刘备是铁了心的要将他提拔起来。

再跟那群东州士搅局,就是自寻死路。

不少东州士在法正走后,隐隐已经开始脱离东洲派系,将自己变为中立人士了。

典藏细读,白驹过隙。

大约花了一個上午,刘云便将竹简上的内容看完了。

两世为人,让他博闻强记。

除了幼年时期的记忆被人体自动清除之外。

剩下的事情,他都能很快记清,无论学习什么,都事半功倍。

“每读郦商、韩信之事,未免让人揪心。”

身在同一阵营,彼此却有血仇者,其实并不少见。

东吴有甘宁、凌统。

曹魏有张绣,曹丕。

蜀汉这边,马超和汉阳儿郎亦是死敌。

“此事事关重大,关乎来年凉州战略,得提早和主公说开,尽早解决此事。”

刘云将汉书放入秩衣包裹,然后依次排好,放回原位。

辛宪英则在一旁的案牍上,手捧一卷列女传,细细品读。

这位贵族女子,安静读书的样子,端庄娴雅,倒是别有一番风韵。

“辛姑娘看了一中午,可瞧出什么来了”

辛宪英闻言,稍稍抬头,那女子笑意盈盈,亦不知读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无他,打发时间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