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以春秋决狱,请诛满堂公卿!(3 / 7)
散落在外,融不进圈子的益州豪强,大多归附了刘备政权,为蜀汉流血牺牲的名臣也不在少数。
刘备要打压豪右,其实打压的就是这些裙带关系、门生关系最多的顶级大族。
总有学者会抨击刘备不用益州人,只会打压豪强。
可他们没有看到的是,益州顶级世家大族的朋友圈儿,从始至终根本就不愿意为刘备效力。
像杜微这类人,宁肯装聋作哑,也不愿出仕。
这原因,不止是因为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争这么简单。
也不全是因为刘备的盐铁政策。
事实上,写下亡国论的谯周,在蜀汉灭亡前的那段对话,已经很好地表现了这些圈内人士对蜀汉的心态。
从始至终,他们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魏。
与其跟随刘禅逃去南中,或者去东吴,到头来还是要被灭国、俘虏。
那还不如一开始就跟随大魏。
开门揖盗而已,对于豪右来说,乃是家常便饭,反正,灭国跟这些人也没什么关系。
谁当皇帝,对于他们来说都一样,只要有人保证他们独霸蜀中,保证他们的顶级圈层利益,那此人就是真正的天命归属。益州顶级士族圈里的本土豪右,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他们一统天下。
而在今日。
天师道的出现,打破了蜀中经学世家一统舆论界的格局。
刘备不再需要他们对天命主导权进行解释。
战前,不在需要他们占卜、算命。
张鲁是个更好的选择,而且也会是更听话的选择。
感受到外部威胁的儒生们,不得不断臂求生。
于公于私,张裕必须死
只有表现出足够的忠诚,这些儒生才能在左将军府中混得下去。
从郫县何氏开始,接下来,权利的游戏开始了
“司金中郎将张裔,弹劾张裕谋反罪”
“劝学从事尹黙,弹劾张裕造作图谶罪”
全是要灭族的大罪啊
证据确凿,昔日袍泽检举。
张裕一屁股坐在地上,双目翻白。
然而身后同僚,见他大势已去,亦是想早些与他撇清关系,送他上路。
“蜀郡太守杨洪,弹劾张裕谤毁宗室罪”
“治中从事彭羕,弹劾张裕非所宜言罪”
“议曹从事杜琼,弹劾张裕废格沮诽罪”
“儒林校尉周群弹劾张裕诽谤妖言罪”
罪名重要吗
已经不重要了。
所有人都需要张裕去死。
谁都拦不住了。
刘云缓缓走到张裕面前,这位满脸长须的老者已是眼神恍惚,脸色惨白。
他从袖中掏出了校事府的腰牌儿,在张裕的面前晃了一圈。
张裕五指陷入地面,满眼血丝。
“你,早已知道我的身份”
刘云蹲在张裕面前,用眼神死死的盯着他。
“张南和,你其实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聪明。”
“东州士在广汉失败后,你害怕被我撬开校事府的嘴,把你牵连进去。”
“所以,不遗余力的搅弄盐政,近乎不停歇的鼓动豪右对我围追堵截,你这么一闹反而更快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知道我为什么现在才揭穿你吗”
张裕眼神落寞,他一把扯住自己的胡须,拽掉大半,饶是满脸短须渗出了不少血液,他依旧是感受不到疼痛,反而越发疯狂。
“为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