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蜀中盐政之危,能安天下者,必刘升之也!(2 / 5)

加入书签

p>

益州豪右,不管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拉拢一部分像杨洪那样的人。

其余的经学世家,文学之士,注定是跗骨之蛆,永远不会臣服。

好在,刘云沿途打杀的豪强,倒也不是一网打尽。

那些没有谋逆的小豪强,愿意归附的小势力,他基本都没有动弹。

而,李邈、郑度这样祸国殃民的豪右,他则是毫不留情。

刘云和刘备的准则是一样的。

愿意匡扶大汉的豪强,可以重用。

不愿者,弃之不用。

谋逆者,斩尽杀绝。

在广汉杀鸡儆猴,就是为了明白的告诉豪右,再敢在北伐时闹出马秦、高胜、张肃那样的乱子。

就是这个下场。

这个威,是必须立的。

至于隐户、奴隶的问题。

刘云只是处理校事府过后,顺手解决了一部分。

有很多政务,设计到大汉的根本制度,区域政权是无法根除的。

只能在蜀汉一统天下之后,方能慢慢除去这些病根。

所谓的隐户这类人有很多称呼,田客、佃客、荫客等等,实际上就是由于苛捐杂税太多,遇到天灾人祸后,百姓们交不起税,只能脱离户籍,逃亡外地,给豪强当奴隶。

汉末正值小冰河期,天灾人祸,人力难为。

唯一的方法是,减少赋税。

可是,三国是乱世大战,军队日费千金,只要战争不结束,百姓们注定会过得很苦,这個问题在战争年代无法解决。

奴隶问题和隐户其实类似,被天灾人祸搞破产的自耕农,要么去给大汉当官奴,要么卖田卖地,到最后卖身给豪强当私奴。

官奴好歹还有相应制度保证人身安全,可是大汉王政衰微后,这一条路子就走不通了。

还是得靠一统天下,然后由皇帝下达诏令释放奴籍,如此才能大规模解决奴婢问题。

总之,汉末的百姓,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自耕农有土地,承担徭役、赋税。

隐户没有民籍、土地。受到豪强剥削的程度,依据豪强道德水平而论。

奴隶直接被开除人籍的存在。

当然,汉末也不乏豪强掳掠自耕农、无地流民,强行把他们变为奴隶的例子。

在太平盛世,严格按照汉律,这些被迫成为奴隶的人,或许还能有救。

可是,乱世中,谁会追究豪强是如何去掳虐奴隶的呢。

刘云在广汉释放了隐户和奴婢,让他们归附民籍,恢复了他们作为正常人类的资格。

又给无地流民们重新分配公田,给了他们吃饭的本钱。

这剥夺的都是豪强的利益。

那些受损极大的豪强,将会不遗余力的抵制新法的执行。

而恢复自由身的百姓们,万一碰到天灾人祸,交不起租税,又将一夜回到过去。

刘云无法解决历史的残留问题。

他只能尽力改善。

“天灾无法预料,人祸却是可以避开的。”

“虽然,我的治安三策中写着免收一年租税,借贷牛耕米谷,三年可还。可豪强们,必定会不遗余力的抬高物价,逼迫百姓们卖地卖身。”

“这个冬天,又有一场硬仗要打了。”

屋外漫天飞雪,宛若参差盐粒。

刘云感慨道。

“盐政,关乎民生全局。”

“刘使君以王连为盐府校尉,既想增收府库收入,又可趁机打压不法豪右,将盐价打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