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可惜,我这把剑,要嗜袍泽的血了!(3 / 5)
,能为百姓秉公断案者,更是凤毛麟角。
但凡在一堆泥沙之中,能涌出半片璞玉,那人便是能照亮一方青史的丹青汗血。
此案,关乎刘云名誉,更关乎什邡百姓。
勿论是谁在此作乱。
刘云非管不可。
“公琰,借你公堂一用。”
砰
大堂上。
惊堂木落。
县署门口人山人海。
“来人将毛贼压上”
县中小吏各自手持杀威棒,便将那是个毛贼依次带来。
这些贼人个个衣衫褴褛,都是些地痞流氓。
和刘云一比,气质的差距就出来了。
“贼人,报上名姓”
那满头虱子的毛贼,剔了剔牙,朝着公堂吐了一口。
“汝父,乃刘升之”
“怎地”
刘云简直想笑。
东汉可没什么无罪推定的说法,认定你是贼,你就是贼。
不承认
好啊。
“口出狂言”
“来人,笞三百”
三百大棍
算是上大刑了。
汉文帝时期废除各种肉刑,多数刑罚,改为了打板子。
打板子,自古以来就有讲究。
汉代规定,施刑者只有一人,打的轻,还是打得重,完全看判官的态度。
对于没有背景的毛贼,打得重些,几十板子就能打死人。
对于世家豪强而言,打的轻,几百板子,也是挠痒痒。
当然,这个小毛贼是没这么好运。
三百板子打下去,就是屁股被打烂了,也得接着打。
行刑不多时,那毛贼就疼得呜呼哀哉。
“将军,饶命”
“小人愿说”
这不就得了。
刘云令人停手。
“你到底是何人”
那贼匪痛苦道。
“俺是雒县人。”
“两年前,家里的田被县内豪右趁机占了,自此沦为田客。”
“几个月前,听说曹操要南下蜀中,俺趁机逃进山里。”
“后来,被一群兵士抓到。”
“领头的军官说,让俺到处奸淫辱掠,只打着刘升之的名号。”
“上头,保管无事。”
刘云冷哼一声。
“那群军官是谁,你可看清”
毛贼摇头道。
“只见是个刀疤脸,也不是蜀人口音。”
“听其他人说,此人好像来自汝南,还是哪”
汝南
刘备阵营中,来自汝南的人士,大多是他的亲随,不会生事。
除非,这些人来自东州兵。
“这些兵士的驻地在哪,你可知道”
那毛贼眼神耍滑,支支吾吾。
“来人,接着打。”
“哎哎哎将军,俺真不知道了”
五十杖下去,这毛贼活活被打昏。
“换一个上来。”
剩下的毛贼见此大刑,哪敢嘴硬。
还不等刘云开口,那毛贼就主动坦诚。
“小人愿说”
“还望将军棍下留情。”
刘云冷哼一声。
“吃不吃棍子,就看你表现了。”
那小贼还不到十六岁,眼神怯怯懦懦,显然跟这群毛贼不是一伙儿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