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名利场,催情命,少年郎,敢入局否?(4 / 5)

加入书签

虑片刻后,刘备笃定道。

“既要入蜀,沿途也得派人保护周全。”

“传令,由梓潼太守霍峻亲自护送升之南下。”

“到了广汉,由翼德领兵接应。”

“备,倒要看看,天日昭昭,谁敢伤其毫毛”

刘备紧握佩剑,眼中杀意尽显。

如此坦白的护犊之举,映在诸葛亮眼中,反倒是让这位素来妙算的军师,察觉出了一丝不对。

主公对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的看重啊

亮,怎么感觉,主公有些心事儿。

风吹幕府,卷起幕帘。

诸葛亮望向天外。

流云漂泊。

“这次去汉川,主公好像有些变了。”

刘备端起麦饭,亲自递到诸葛亮手中,和蔼笑道。

“备,从来没变。”

“可军师的饭,再不吃就要冷了。”

诸葛亮接过碗筷,面上满是笑意。

“主公劝饭,亮岂敢有违,这就遵主公之令。”

君臣相和,蜀郡风起。

长风刮过巴山蜀川,荡至南郑。

“祭酒,刘使君的密信到了。”

刘云接过密信一看。

“升之如晤,蜀川局势不利。”

“万望路途小心。”

“走金牛道入蜀,霍仲邈、张翼德自会接应。”

落款,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刘备。

“嗯成都怕是起风了。”

刘云收起绢布,攥在掌心。

“总算到了这一天。”

“天师道和蜀中持续了二十年的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圣女心中困惑。

“不是早就结束了吗”

“刘璋灭亡后,东州兵尽数归从刘使君。这些人还敢不听刘使君指挥,冒然对我们下手”

刘云低头看向师妹,此女年纪还不大,没经过什么风浪。

虽然自幼聪慧,很多事情却也是看不透的。

“战争,不是在敌人放下武器的那一刻就算结束。”

“而是在敌人彻底放下敌意的那一刻,才是终结。”

“我们与东州士都在刘使君麾下,明面上的交兵自然不会有,但私底下的明争暗斗,可是要比战场交兵更要可怕。”

辛宪英领会其意,连连劝阻道。

“既如此,恩公何必非要去蜀中。”

“只要待在汉川,就永远没人能伤害你。”

“不。我必须去。”

刘云摇头。

身在汉川,心在中原。

若是不能处理好蜀中派系的问题。

今后北伐,迟早像诸葛亮、姜维那般屡屡受制于人。

三国分立,曹魏得天时、孙吴得地利。

蜀汉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和。

不过,这个人和,是凝聚在刘备身上的。

刘备一走,蜀汉的人和也就站不住了。

东州士的问题,必须提前解决。

那些该杀的人,一个不能留

该用的人,一个不能死。

“二十年了,我们与东州兵积怨太多。”

“唯有我亲自去蜀中,才能将之根除。”

“更何况,师君人在成都,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师君深陷险境。”

“明年三月花开之前,我要将恩怨尽了。”

太难了。

辛宪英深深摇头。

人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