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初战小败,妙才垂首。(2 / 3)
夏侯渊点头称是,吃了一次亏后,也不再傲慢自大,轻视守军了。
“伯济,依你之见,我军如何是好”
看着夏侯渊示弱的眼神,郭淮心中明了,此时正是他在关中军团建立威望之时。
“我军兵多将广,将士堪用,此乃我军之长。”
“刘云虽然善战,但此人麾下兵马不足,将士羸弱。”
“将军可修书一封,令子扬再造军械,这一次由路昭将军带五千兵马亲自护送,不给敌军任何袭击的机会。”
“等到军械一到,我大军四面攻城。在日夜向城内放出降书,乱其军心。”
“自时内外交困,外无援兵,他南郑守军扛得住吗”
夏侯渊亦点头称是。
“善。”
“传我军令,大军修整五日。”
“等军械一到,征伐南郑”
次日,天明。
刘云与何平等人会合,一同入城。
大军刚到南门渡津,却只见,沿岸满是百姓,正在拉绳捕捞。
刘云还在纳闷,他也没下令将士在河里捞鱼啊。
“这是怎么回事”
话音未落,城外报道。
“是圣女见上游漂下来了不少木料,便令我等打捞。”
“如今所有木材,已尽数收归府库。”
哟呵,这个师妹到还挺聪明。
刘云当时,只想着把剩下的木材丢进河中,至于下游的将士们捞不捞,他也没下令,只当是打个赌。
没想到居然被师妹猜到了他的心思。
“嘿嘿,师兄,我一看河面上漂来这么多木材,一想便知是你得手了。”
“我聪明吧。”
刘云摸了摸师妹的脑袋,笑道。
“师妹果真与莪心有灵犀。”
“这次算你立了功了。”
“他夏侯渊纵然是死也想不到,费尽心机设下计谋诱我入圈套,没把我抓住,反而把这些器械送来资敌。”
何平闻言,却面带忧虑道。
“祭酒,昨日我与句扶前去褒谷口放火。”
“却见那魏军将士皆是营垒整齐,军令严整,我等搅动半夜,也不曾遇到魏军惊慌。”
“只怕这营中将帅不是一般人也。”
能做到群贼在外,而军心不扰,的确是有些本事的。
“魏军营垒立着谁的大旗。”
何平尴尬的拱手道“我不认字。”
南郑,主府之中。
为了实现当日承诺。
刘云每日都来教给何平识得几字。
一开始何平还写的歪歪扭扭,练过几天过后,才开始有所改善。
“祭酒,魏军大旗上写的就是这个字。”
刘云探过头来,仔细一瞧,那竹简上只写着一个郭字。
“郭莫非是太原郭淮。”
那可是个难啃的骨头,自小就跟随曹操,耳濡目染研读军事。
等到青年时,就已经成为了夏侯渊帐下最有判断力的将才。
夏侯渊死后,更是和张郃二人成为了曹魏西线顶梁柱。
刘备、诸葛亮在他手上都讨不到便宜,姜维也屡屡被这郭淮阻挠。
“郭淮擅长奇谋,军略也是当世一流。”
“最可怕的是,此人非常敏锐。”
在古代战争中,兵贵神速,谁能将部队快速地带到战场,就意味着占据了天时地利。
而这种行动力,主要取决于主帅对于战场形势变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