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借钱买下糖果店的孩子(2 / 2)
易手了。
日本是什么?它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岛国,它的繁荣极度依赖外部市场和稳定的能源供应。”
说到这里,巴菲特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恩一眼,仿佛无意中点到了某个关键。
“而如今,谁在控制全球能源的阀门?谁在决定油价的波动?谁拥有让一个产油国经济瞬间瘫痪,又能让它快重启的能力?”
巴菲特没有明说,但每个问题都像锤子一样敲在点上。
“这不是军事占领,lk,这是一种更高级、更‘文明’的控制。
日本现在就像一艘豪华游轮,但动机的燃油开关,握在别人手里。
它未来的要任务不再是购买资产,而是确保自身的能源和经济安全。
这意味着,它必须更加‘合作’。”
“所以,”
巴菲特总结道,目光再次变得温和但无比锐利,“你担心的那种‘文化影响力’它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自信作为后盾。
当一个国家忙于应对生存危机时,它的文化输出会自然而然地减弱。
这不是谁去刻意阻止它,而是经济规律使然。
它会收缩,会变得更加内向。”
“至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巴菲特仿佛看穿了林恩的真正目标,微微一笑。
“那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急于出手的、昂贵的‘糖果’,而不是未来趋势的方向。
现在去买它,需要的不是看准日本,而是看准美国文化未来的全球影响力。
你觉得,未来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更强劲一些呢?”
这番话,从一个“奥马哈先知”
的口中说出,对林恩而言,几乎是最高级别的肯定和战略指引。
巴菲特没有谈论任何地缘政治的阴谋,他只是从最根本的经济和资源角度,冷酷而清晰地剖析了日本的困境和美国的优势地位。
他暗示林恩,日本的衰退是结构性的、不可避免的,而美国掌握着关键的主动权。
收购哥伦比亚唱片,与其说是打击日本,不如说是押注美国文化霸权的未来。
这对林恩来说,无疑是吃了一颗最大的定心丸。
他的行动,不仅符合个人情感,更符合未来的“大势”
。
林恩心中豁然开朗,他举起苏打水杯,真诚地对巴菲特说:“巴菲特先生,谢谢您。
您让我看清了很多东西。
这比读一百份经济报告都有用。”
巴菲特也笑着举起他的樱桃可乐:“很高兴和你聊天,年轻人。
记住,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于那些拥有宽阔‘护城河’和持续增长潜力的东西。
在我看来,你正站在一条非常宽阔的护城河边上。”
两人相视而笑,碰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