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武涉的直言进谏!(2 / 2)
武涉莫不敢忘,日日铭记于心!正是因为铭记于心,臣才深知,此时此刻,有些话虽然听起来刺耳,甚至有些僭越,但为了朝廷的长远安稳,为了不辜负王上的信任,臣……不得不说!若是因臣等畏惧不言,而使此政令带着隐患强行推行下去,万一将来酿成大祸,动摇国本,那才是臣等最大的失职,才是对王上、对朝廷最大的不忠啊!”
这番话,掷地有声,将一个直臣的忧国之心与孤勇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将行为的合理性,锚定在了高要自己提倡的治国理念上,这既是一种高超的进言策略,也是其内心真实想法的表露。
听着武涉这发自肺腑的陈述,高要的脸上依旧看不出明显的情绪变化。他没有立刻对武涉的言论做出评价,而是缓缓地将目光从武涉身上移开,如同探照灯一般,扫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萧何、韩信、曹参、张良等人。他的目光之中,带着清晰的质询意味——对于武涉提出的这三大隐患,你们,又是如何看待的?是同样看到了却选择沉默,还是认为武涉是在危言耸听?
而看到了高要这幅深沉而带有压迫感的目光,萧何、曹参、张良这几位善于谋国的文臣,眼神明显都有些闪躲,或微微垂目看着笏板,或不易察觉地将视线偏向一旁,就连一向沉稳的韩信,此刻也有些不太自然地调整了一下站姿。一时间,竟无人敢与高要的目光正面相接。
高要是何等人物,他自然瞬间洞悉了萧何等人此刻复杂的心理活动。他完全明白,以萧何、张良之能,曹参之细,韩信之略,对于武涉所指出的地域失衡、时机不妥、安全之虞这些问题,他们不可能毫无察觉,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看得比武涉更为深远。但之所以在武涉直言之前,他们都选择了附和或沉默,绝非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忠于自己,不忠于这个新生的王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