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古代农民的地位才是最低的,这是社会学告诉你的!(2 / 4)

加入书签

朱熹拍着桌子怒吼:

“不要被人影响了心智!”

“什么商人的地位仅次于士人,这都是扯淡!”

“商人怎么可能拥有这么高的地位呢?”

“凭什么呢?”

“就凭后世子孙上嘴皮碰下嘴唇吗?”

…………

大隋,

杨勇也不可置信的问着李纲:

“到底是商人的地位高还是农民的地位高呢?”

“我真的分不清了!”

别说他分不清了,此刻李纲心里也在犯嘀咕。

但他不能承认这种观点,要是管仲连士农工商都在扭曲的话,那对后世的儒家思想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啊!

因为整个儒家所构建的社会秩序中,就是以士农工商为阶层秩序建立的。

这是一种古代的价值导向。

于是李纲就在天幕中大声质问:

“说话是要讲证据的?”

“不是说你提出一个新奇的观点,你就正确的!”

…………

那肯定的呀!

陈勇看着大家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一些人要有真真正正的证据,要能够证明这个观点的东西出来。

那他就要好好的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叫做社会学科!

“为什么说很多人看历史,他永远看的都是表面现象,就是没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读懂中国古代的社会权力结构,你就必须要学一门与之相关的学科叫做:社会学。”

“而社会学中有一个细分的分类,就叫做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就是把社会分成了各个阶层,每一个阶层都有其非常显着的特征,而且这些阶层也会有一个从高到低的排序,就跟士农工商一样!”

“这并不是因为有人要给他排序,他就要排序,而是当社会分层一旦完毕之后,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都会对所有阶层进行人为和自发的分层认知。”

“就比如我们现在,在你的认知中,那其实也有一个上下排序。”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家里办一个事,街坊邻居同学还有亲戚朋友都来了,那么谁会受到大家的热情关注和羡慕?”

“那肯定是在所有人的认知中,阶层比较高的那些人!”

“这就是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现象。”

“那么社会分层,它是怎么分的呢?依据什么来分的呢?”

“不是说管仲认为古代社会阶层,从高到低应该分为士农工商,他就是士农工商!”

“社会分层不是以一个名人或者专家的话为判断和衡量标准的!”

“而是由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来决定的。”

“这个构成因素是什么?”

“在专业的术语中叫做:资源禀赋决定论。”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由每一个阶层所掌握的整个社会的核心资源的多少和质量来决定。”

“他掌握的核心资源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他的阶层排序就越高!”

“而同样的,他掌握的核心资源的数量越小质量越差,那么他自然而然就排位越低。”

“就跟你们同学和朋友一样,他掌握的资源那么多,那肯定是有很多人跟他套近乎,想要用他的资源,想要寻求合作甚至就是想要人家提携他一把,在他身边围绕着很多人去追捧他,去赞扬他,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这不是所谓的捧高踩低,而是一种从古至今就有的非常正常的社会现象而已!”

“那么什么叫做核心资源呢?”

“核心资源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也就那么几大类:”

“第一个就是政治资源。

政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