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汉武帝到底是爱民,还是虐民?(3 / 4)
白,在汉武帝时期,谁在经营着盐铁的生意?”
“我就问一句是老百姓吗?是底层的那些种田的苦哈哈的百姓,经营盐铁产业吗?”
“当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只要脑子正常的人,屁股没歪的人,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在农耕文明,百姓怎么可能有钱去经营盐铁呢?”
“第一,要经营盐铁产业,汉朝的老百姓,他也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啊!种地的百姓,怎么可能拥有制盐炼铁的技术呢?”
“铁矿的冶炼技术咱们就不说了,这是一个古代最高的核心技术,入门门槛非常高,一些小国都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底层不认识字的农民就别想了。”
“就是如何提炼和生产食盐,那也必须是有传承的,小说里随便一个食盐提纯的技术,那都可以大杀四方。”
“你想想在古代这种技术掌握在谁的手中?”
“老百姓可能会有吗?”
“第二,就是经营这些产业,需要庞大的资金实力。”
“在经济学中,古代的盐铁产业,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资金密集型产业。”
“他需要庞大的资金成本。”
“就拿盐业来说。”
“就算老百姓有技术,他也没有这个实力去搞一个盐场!”
“盐场需要搞的话,那是非常大的资金投入,还有人力投入,更有势力的投入”
“他需要承包盐矿,如果是海盐的话,它需要承包山林泽海!”
“然后你要雇佣大量的工人。”
“还要对你的盐场进行护卫,防止工人监守自盗,防止盗匪抢掠。”
“那么铁矿需要的资金投入就更大了,光是开采铁矿,还有提炼铁,以及铁的加工锻打,别的不说,光是能源,也就是柴火煤这些玩意,哪个老百姓能负担的起?”
“第三,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
“底层百姓,你还想销售?”
“你开什么玩笑,你连县城都不出去。”
“你没有路引啊!”
“对于销售渠道的铺设,那更是一个天文数字的开支!”
“汉朝的商铺,商路,商行,这是底层人能玩得起?”
“所以古代的盐商那是古代,仅次于粮商和布商的第三大商人。”
“而以单论盐商的能力,他可能比粮商和布商还有财力,因为粮和布很难形成区域性的垄断,但是盐就可以。”
“只要垄断区域性的盐矿,就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所以汉武帝时期,这些盐铁的企业,100%都掌控在权贵的手中!”
“是百分之百,而不是百分之九十九,因为不会有任何一个例外!”
“而且掌控这些的权贵,还不是小的权贵,这些贵族那必须是非常有实力的那种地方豪族,或者是朝廷勋贵!”
“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够有实力经营,并且有能力去经营!”
“你们可以去翻一下汉武帝时期经营盐铁的这些商人到底有多有有实力,家产有多恐怖!”
“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司马相如他的老丈人,为什么那么有钱?”
“因为卓文君他家,就是经营铁矿,卓文君家里,就是大汉最大的私人铁矿拥有者之一。”
“从铁矿的开采,冶炼,到各种铁器的制造销售一条龙。”
“你知道卓文君家里在地方是什么实力吗?”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怎么形容这种人呢?”
“说他光是雇佣的下人,就是几千人,出行狩猎,排场之大,相当于人君,什么是人君,相当于大汉的君主!也是就是汉武帝差不多。”
“咱们现在知道了,汉武帝时期盐铁的经营者是谁了吧!”
“都是那些非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