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周公旦的最终得分(2 / 6)
际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继承顺序的问题,继承权的问题。】
【因为继承顺序混乱,造成了殷商王朝内战,百姓遭受反复的战乱之苦,祖甲用宗法制来夯实继承顺序,有利于权力的和平的交接,而和平的环境也对百姓有利,这是宗法制进步的体现。】
【同时,咱们也说了,宗法制本来也有弊端,就是在确定了继承顺序的同时,也固化了阶层,在逐步堵死晋升通道,正是因为这个,咱们也给祖甲在爱民如子维度扣分了。】
【为什么周公旦只能扣分呢,不能享有跟祖甲一样的加分呢,因为到了周公旦时期,时代变了,宗法制已经过了一百多年,嫡长子继承制早就被夯实了,宗法制的进步意义没有了,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已经成为了共识,而周公旦再次加强宗法制,不管从主观,还是客观,都是为了使用宗法制的第二个功能,也只能是在第二个功能上加强,就是跟贵族进行利益置换,来用宗法制固化阶层,用血脉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让贵族可以得到特权,从而得到贵族的支持。】
【所以,一个政策,你一定要不能离开历史大环境,看他进步还是落后,是要根据历史大背景分析的。】
【祖甲的宗法制,那是解决实际问题,是功大于过,用的主意是进步意义的功能,而周公旦再次加强这个,则是过大于功,用的是以血脉把人分层,固化阶层,封死晋升通道这个落后的功能。】
【至于我说的对不对,你们可以自己琢磨。】
(哈哈哈,都什么年代了,还以为一个制度就能吃遍天?制度的进步是要有时效性的,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原本先进的制度,也会因为生产力的进步而变得落后。)
(对,资本主力刚出来的时候,他是非常先进的,可是当一两百年之后,你看的都是资本的丑恶,这就是他落后了。)
(博主这样讲才是对的,世界上哪有什么一个制度就绝对先进,我们都提倡与时俱进,要创新,不与时俱进早晚得被社会淘汰。)
(这下知道该怎么选了,吹周公旦的,为什么能让宗法制进步,硬说宗法制是周公旦发明的,就是为了偷这一百多年的先进性,可惜,宗法制是人家祖甲发明的。)
(所以,为什么那些人要疯狂的给姬周脸上贴金,就是隐藏重要信息,没有这一百年,周公旦的宗法制,就全是弊端。)
很快,三个选项在疯狂的对调,【奴隶主的圣人】以微弱的优势胜出。
大家都是穷人,最讨厌的就是血统论。
这就等于封死了晋升通道。
..............
天幕中,
画面一闪,镐京城的王殿中。
当周礼推行天下之后,周武王的儿子也成年了,周公旦提出了让天子亲政。
当时的天子周成王无比惊愕。
“叔父,你的功德足以照耀日月,侄儿还要跟叔父学习治国之道,你怎么能辞官呢。”
群臣也在规劝,希望周公旦能够继续摄政。
甚至有人觉得,周公旦当时的威望完全可以取而代之,成为天子。
但周公旦严词拒绝。
“天子到了亲政的年纪,摄政大臣不还政,这就是乱政!”
于是他毅然决然的辞去了摄政大臣的职位,把朝政还给了天子,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周公旦晚年,不再过问政务,而是专心的搞学术研究。】
【他把自己一生的才华都流传给了后世,因为其曾经是最高统治者,明白神明的真正含义,因此他的学术研究完全摒弃了神明,讲究以人为本。】
【因此,从周公旦之后的学术,都不再受到神权的掣肘,炎黄历史也出现了第一次思想大启蒙,从而诞生出了诸多学派。】
【后世,诸多学派,或多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