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44章 人情世故(1 / 3)
夜色渐浓,窗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将五彩斑斓的光影投射在老宅斑驳的墙壁上,与室内昏黄的灯光交织出一种迷离的氛围。
顾十七和林小蔓依旧坐在那张旧沙上,茶几上的红茶早已凉透,氤氲的茶香消散在空气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沉默。
刚才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讨论似乎耗尽了两人的精力,直到林小蔓轻轻叹了口气,打破了这份宁静。
“十七,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刚才讨论的那些宏大的制度问题,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有些社会现象,却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让你无处可逃。”
林小蔓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疲惫和困惑。
顾十七抬起头,看着妻子眼中的迷茫,心中泛起一阵共鸣。
他点了点头,说道:“是啊,那些宏大的制度变革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我们身边的一些价值观扭曲,却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你想说什么?”
林小蔓抿了抿嘴唇,像是在组织语言,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事,让我特别困惑。
我们把无底线的圆滑称之为高情商,把毫无原则的妥协称之为顾大局,却把一个有独立思想,敢说真话的人称之为精神病。
你说,在当下社会,我们的内在价值观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
顾十七闻言,身体微微一震,他没想到妻子会突然提出这样尖锐的问题。
他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茶杯,缓缓说道:“你说得太对了,这正是当下社会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
“我们宁愿跟小人为伍,宁愿和恶劣相伴,宁愿与那些满肚子坏水,两面三刀的人一起在背后搞那些所谓的人情世故,维持表面和谐,却对那些真正有风骨、有思想的人嗤之以鼻。”
“还有一个最根本的点,大家好像都忘了。”
林小蔓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一个精神独立,灵魂丰富,内心有光的人,他是可以做到君子和而不同的。
但我们身边的大部分人,却都是小人同而不和。
表面上追求和睦,追求极其的稳定,追求抱团取暖的关系,追求这种所谓的人情世故,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集体平庸和个体精神的慢性死亡。”
顾十七赞同地连连点头,他想起了自己身边的一些人,那些鲜活的例子瞬间涌上心头。
“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
他问道,“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领导面前是条温顺的狗,摇尾乞怜,阿谀奉承;在下属面前又成了作威作福的狼,颐指气使,不可一世。
他最擅长的就是在酒桌上通过贬低别人、讲黄段子来拉近和所谓兄弟的关系,以此巩固自己的人脉。”
林小蔓听到这里,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了厌恶的神情:“太有了!
我之前有个同事就是这样。
他的人生信条就是关系大于能力,不得罪任何人。
他总以为自己这是情商高,会做人,但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个没有自我,没有原则,只能靠虚伪的表演和算计来换取一点点可怜安全感的空心人。”
“这种虚伪的人情世故,看似能让你在短期内混得风生水起,左右逢源,但其实是在慢性地杀死你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灵魂。”
顾十七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痛心疾的意味,“可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人反而能在这个社会里混得如鱼得水,步步高升。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林小蔓摇了摇头,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顾十七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解释道:“因为在一个巨大的缺乏安全感的集体中,和颜悦色与服从性永远比真理和能力更受欢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