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3o章 警校(2 / 2)

加入书签

工作,这样资本家才能挑挑拣拣,用最低的工资雇最听话的人。”

林野沉默了,他想起自己实习时遇到的一个案子: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民工,在工地摔断了腿,老板不仅不赔钱,还说他“没文化、笨手笨脚”

,活该出事。

当时他还觉得是老板没良心,现在听顾十七这么一说,心里忽然有点堵。

“你知道为什么教育成本越来越高吗?”

顾十七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因为资本家根本不想承担教育费用。

他们希望工人自己掏钱培养孩子,然后再把孩子送到工厂里打工,这样他们就能省去一大笔成本。

而且教育成本越高,工人家庭就越不敢生孩子,时间长了,劳动力就会短缺,到时候资本家又会喊着‘用工荒’,却不愿意提高工资,也不愿意承担教育费用。”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本泛黄的《资本论》,封面已经被磨得有些白:“我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后来翻这本书,才现马克思早就说过了。

他说,工人阶级的教育费用,应该计入生产成本,由资本家来承担。

可现在呢?工人不仅要自己交学费,还要面对越来越高的房价、医疗费,连生孩子都要考虑能不能养得起。”

林野看着那本《资本论》,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邻居家的孩子因为家里没钱,初中没毕业就去打工了。

当时他还不懂为什么,现在才明白,那不是因为孩子不努力,而是因为教育成本已经压得普通家庭喘不过气了。

“你说我国的教育现在资本主义化,是不是太绝对了?”

林野轻声问道,语气里少了些反驳,多了些困惑,“国家不是一直在推进义务教育吗?还有贫困生补助,这些不都是在保障教育公平吗?”

“义务教育是免费了,可课外辅导费呢?学区房呢?”

顾十七反问,“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是上不起辅导班,买不起学区房,就算能上初中、高中,也很难考上好大学。

而资本家的孩子,从小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长大后轻松进入上层社会,这就是变相的阶级固化。”

他把《资本论》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马克思说,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全面展,而不是培养只会打工的机器。

可现在的教育呢?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教你怎么考试,怎么找好工作,怎么给资本家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根本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培训。”

窗外的风更大了,把值班室的窗户吹得“哐哐”

响。

林野起身去关窗户,看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心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沉重。

他想起自己在警校时的誓言,想起穿上警服时的骄傲,可现在听顾十七这么一说,他忽然不知道自己坚持的到底是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