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银色革命(3 / 3)
色四合时,装卸区依然灯火通明。
汪老板坐在叉车阴影里,面前摆着刚炖好的整条黄河鲤鱼,啤酒瓶堆成小山。
“来!
尝尝咱东北的炖鱼!”
他夹起冒着热气的鱼肉,“我跟你们说,现在哈尔滨的市,只要看见‘蒙阴蜜桃’四个字,顾客能排到马路上!”
我咬了口鲜嫩的鱼肉,鲜美的汤汁在舌尖散开。
远处,冷库的银色穹顶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于风军却还在和技术员讨论图纸,工装口袋露出半截德文说明书,与他沾满霜花的蓝布形成奇妙的反差。
深夜,最后一辆冷链车的尾灯消失在盘山公路尽头。
我看着于风军坐在仓库台阶上,听着压缩机规律的嗡鸣。
“你说,当年咱们在泥地里抢救桃子的时候,能想到今天吗?”
他摸出烟盒,却递给我一颗老周送的喜糖。
糖纸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我突然想起张峰在新地市场的呐喊,想起汪老板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想起德国工程师画图纸时专注的眼神。
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画面,此刻却在蒙阴的夜色里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南北的市场、东西方的技术紧紧连在一起。
“于哥,德国专家说的智能温控系统”
我刚开口,就被他打断。
“明天就开始改造。”
他望向远处连绵的崮顶,“咱们不仅要守住蒙阴蜜桃的品质,还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冷链技术,不比任何人差。”
夜风掠过桃林,带来清甜的果香。
冷库穹顶的星光依旧闪烁,而在这钢铁与冰霜构筑的堡垒里,无数人的汗水与梦想正在酵,酝酿成一曲跨越山海的甜蜜交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