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大臣徐弱(4 / 6)
武装的甲士。这些甲士如猛虎下山一般,迅速向齐庄公扑去。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齐庄公惊恐万分,他急忙登上高台,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求求你们饶我一命吧!”然而,众人对于他的哀求毫不理会。
见求饶无果,齐庄公又赶忙换了一种方式,他焦急地喊道:“要不我们结盟如何?只要放过我,今后我定当重重报答各位!”可是,众人依旧无动于衷。
万般无奈之下,齐庄公绝望地再次开口道:“既然这样,那就让我在太庙中自行了断吧,请给我最后的尊严!”然而,即便他已经把姿态放到最低,众人仍然不为所动,坚决不肯答应他的任何要求。
这时,人群中有一人高声说道:“国君大人,您的下臣崔杼此刻病重卧床,无法前来听从您的命令。此处距离公宫甚近,我等只是奉命在此巡夜搜捕那些行为放荡淫秽之人,除此之外,并未接到其他旨意啊!”
听到这番话,齐庄公心知大势已去,但求生的欲望仍驱使着他做最后的挣扎。只见他不顾一切地转身翻过围墙,企图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可惜的是,那些甲士们反应极快,纷纷张弓搭箭,一时间,箭矢如雨般朝齐庄公射去。其中一支利箭准确无误地射中了他的大腿,剧痛瞬间传遍全身,齐庄公惨叫一声,从墙上跌落下来,重重地摔在了墙内。
看到齐庄公受伤倒地,众甲士立刻蜂拥而上,手起刀落,结束了这位国君的性命。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弑君事件落下帷幕。
而在崔杼成功弑君之后,参与此事的贾举以及州绰、邴师、公孙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和祝佗父、申蒯等人,最终也未能逃脱被诛杀的命运。
到了十九日这天,崔杼拥立齐庄公的弟弟杵臼登上了国君之位,史称齐景公。自此,齐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景公继位后,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
杀史
春秋时期,齐国权臣崔杼设计诱杀了庄公,并拥立景公即位。此后,他自封为右相,权势滔天。然而,崔杼深知自己的行为不得人心,担心百官不会真心臣服于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威,他决定率领百官前往太庙举行歃血盟誓仪式。
这件事情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崔杼深知其中利害关系。因此,他特意召来负责撰写历史的太史伯,与他私下商议如何记录这段历史。崔杼要求太史伯在史册中将庄公的死因写成“因患疟疾而去世”,试图掩盖自己谋杀国君的罪行。
太史伯听完崔杼的要求后,心中十分清楚这是违背史实的,但作为一名史官,他坚守着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毫不犹豫地,他拿起笔,郑重其事地写下了“崔杼弑其君”五个大字。
崔杼见状,顿时怒不可遏。他恶狠狠地对太史伯说道:“你若不按照我的命令去写,就只有死路一条!”面对死亡的威胁,太史伯毫无惧色,义正言辞地回应道:“如果不能据实记录历史,那还要我们这些太史有何用?我宁愿一死,也绝不歪曲事实!”
见太史伯如此坚决,崔杼恼羞成怒,下令将太史伯处死。紧接着,太史伯的两个弟弟相继接替了兄长的职位。但他们同样不畏强权,坚持如实地记录下“崔杼弑其君”的真相。结果,这两人也惨遭崔杼杀害。
当太史伯的第四个弟弟太史季上任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迫于压力向崔杼屈服。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太史季依旧毫不退缩,毅然决然地写下了相同的内容。此时的崔杼内心开始感到惶恐不安,他意识到即使杀掉再多的太史,也无法改变人们对真相的追求。最终,崔杼无奈之下只得放过了太史季。
就这样,太史季成功地将崔杼弑君的真实情况记入了史册。与此同时,南方的史官家族——南史氏听闻太史一家皆因坚持直书而遭难,担心齐国的历史会被篡改。于是,南史氏家族中的一员怀揣着竹简匆匆赶来,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