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大臣徐弱(2 / 6)
其逼迫欺凌,于是乎,二人联手施为,竟将崔杼逐出了国境。可怜那崔杼走投无路之下,只得仓皇出逃,一路颠沛流离,最终狼狈地逃奔至他国。至于其所逃往之地究竟为何处,史书中并未有明确记载,但想必也是一处能够让他暂且栖身之所吧。自此以后,崔杼的命运便如那风中残烛一般,飘摇不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过去了二十多个春秋寒暑。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崔杼一直在卫国过着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然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就在庆克之乱即将爆发的前夕,他终于迎来了转机——被召回了阔别已久的齐国。
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各国之间纷争不断,势力此消彼长。公元前574年,正值鲁成公十七年,齐国的局势也处于动荡之中。当时在位的齐灵公独具慧眼,看中了崔杼的才能,于是册封他为齐国大夫,委以重任。
就在同一年,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高无咎的儿子高弱竟然召集起众多族人,在自己的封地卢邑(现今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部)悍然起兵谋反!这一突发事件令整个齐国朝野震惊不已。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齐灵公当机立断,迅速做出决策。他任命崔杼担任主将,而庆克则作为副将,共同率领大军前去讨伐叛逆的高弱。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动地。崔杼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庆克也毫不示弱,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鏖战,最终高弱抵挡不住强大的攻势,选择了投降。这场叛乱得以平息,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由于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崔杼得到了齐灵公进一步的赏识和提拔。与此同时,庆克的儿子庆封和庆佐也因父亲的功绩而备受器重。从此之后,崔氏和庆氏家族逐渐崛起,取代了原本国氏和高氏两家在齐国的重要地位。
时间来到鲁成公十八年(公元前573年)的十二月,寒冬腊月,大地一片萧瑟。但政治舞台上的风云变幻却从未停歇。在这个月里,崔杼与孟献子、晋侯、宋公、卫侯以及邾子等人相聚于虚朾(如今位于山东泗水县一带),共同缔结同盟之约。这次结盟无疑将对齐国乃至周边各国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话说那齐灵公,迎娶了鲁国女子颜懿姬作为正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颜懿姬未能诞下子嗣。在此情形之下,齐灵公只得将目光转向了颜懿姬陪嫁而来的侄女鬷声姬。幸运的是,鬷声姬倒是争气,为齐灵公生下一子,名唤公子光。于是乎,齐灵公顺水推舟,将公子光册立为了太子。
在齐灵公众多的姬妾之中,有两位颇为出众,分别是仲子和戎子。其中,那戎子深得齐灵公的宠爱,集万千恩宠于一身。而仲子也为齐灵公育有一子,取名公子牙。只是,由于种种缘由,仲子在生下公子牙之后,竟将其托付给了备受宠幸的戎子来抚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戎子仗着自己得宠,竟然斗胆向齐灵公提出请求,希望能立她所抚养的公子牙为太子。面对爱妾的这般要求,齐灵公竟是毫不犹豫地应允了下来。就这样,原本的太子公子光惨遭废黜,被迫迁居至东部。而公子牙则取而代之,成为了新的太子。与此同时,齐灵公还任命高厚担任太子牙的太傅,夙沙卫出任少傅,负责教导和辅佐这位新太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齐灵公已是重病缠身,生命垂危。就在这关键时刻,一直暗藏野心的大臣崔杼瞅准时机,暗中策划行动。他悄悄地将早已被废黜的原太子光迎接回朝,并扶持他登上了国君之位。至此,齐庄公正式继承大统。
时维齐灵公二十八年(前554年)五月二十九日,久病不愈的齐灵公终是油尽灯枯,与世长辞。而新君齐庄公顺利接掌政权,开启了齐国历史的新篇章。
待到八月时节,秋风瑟瑟,寒意渐浓。此时的朝堂之上,局势已然发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