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尼日利亚,拉各斯:潮声铁脉,梦火浮城(2 / 2)
视、却最坚韧的角落。木屋搭在水面,柱子摇摇欲坠,船只来回穿梭。孩子们在水中打闹,女人们在木板桥上晒鱼、洗衣、卖饭。
船夫一边划桨,一边低声讲述:“政府说我们脏乱,但我们在这里生老病死,每一滴水都记得我们的名字。”途中经过一所用旧广告布和铁皮搭成的小学,里头传来孩子们洪亮的读书声。简陋却无比真实的教育与生活,在水与风之间延续。
有个女孩趴在船头朝我挥手,眼里是纯净的光。我在木桥边写下:
“马科科,是拉各斯水下的影子,是风浪中最倔强的种子。”
夜幕降临,我走上第三大陆桥。城市两岸灯火辉映,摩天楼与低矮平房在光影中交错。桥下滩涂和泻湖,倒映着一排排灯光。风吹来,带着海的腥咸和泥土的微热。
我靠在栏杆上,看着汽车长龙、行人匆匆。桥下有青年钓鱼,有小贩推车独自回家。近处是热烈与忙碌,远处则是无声的黑暗和未知。
一位老人站在桥头,对我微笑:“白天的拉各斯像打仗,夜晚却像母亲在哄你入眠。”
我写下:
“这座桥,是理想和现实的纽带,是城市用钢铁把矛盾与梦想串联起来的脊梁。”
在拉各斯最后一天,我来到国家火车站。站台上挤满了人和行李,有人在依依惜别,有人在唱歌祝福,有人在紧张低语。广播不断轮换着各地方言,旅客的目光里写满等待、焦虑、希望和不舍。
列车慢慢启动,拉各斯的天际线在远处慢慢缩小,摩天楼和小屋逐渐混成一团迷离的影像。我的心随列车起伏,既依恋、又充满期待。
我在本子上写下:
“第六百六十八章,科托努。风中玫瑰的港口,贝宁湾边悄然盛开的诗意低吟。”
望着南方夜色,我低声道:
科托努,我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