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遂宁:心有莲花,水中见影——川中佛都的安宁之章(2 / 2)
p>
我写下:
“船山的思想不是用于激变,而是用于守常;
他给遂宁留下一种骨气——表面从容,心中有锋。”
五、静心城市:内敛城市的独特气质
第四天我在城市街巷中穿行:步行街不喧嚣,公交车广播柔和,老人坐在公园打太极,孩子在树下写作业。生活节奏看似“缓慢”,却不“懈怠”。
遂宁人不喜欢张扬,不追潮牌,不讲极限,他们的标准是“舒服、可持续”。
一位开早餐店的阿姨告诉我:“城里讲的是‘心舒服’,不是‘人比人’。”
我吃着一碗遂宁麻辣粉,口感温润而后劲足,不爆辣,却回甘良久。
我写下:
“遂宁不争口号,她用日常打底;
她不问你是谁,而是给你一杯热茶,让你歇口气。”
六、地图落笔·下一站广安
五天遂宁之行,我在灵泉听梵音,在涪江观慢水,在街头尝人间,在石刻读心意,从山寺之巅到田埂之尾,收获了一种叫“安”的气质。
这是中国式城市中罕有的“内省者”:不焦虑,不浮躁,不害怕安静,也不排斥慢。
她的信仰从来不是教化,而是体悟;她的发展也不是风口,而是根系深扎。
我摊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涪江水系中下游,于岷汉之间稳稳落笔:
“第148章,遂宁已记。
她是心灵的过渡港,是日常的隐秘光,
是一城慈悲与清醒交融的中国内敛美学代表。”
下一站,是广安。
我要东行入川渝交界地,走进伟人故里,去听邓小平故居中的足音余响,去探一座“从小地方走出大世界”的精神源地,如何在新时代继续绽放现实主义的深度与力量。
我收起手记,轻声说:
“静过之后,是激荡——广安,我来了。”
↑返回顶部↑